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524:改稿之法》,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524:改稿之法》。
改稿之法
常寫材料的人都知道,稿子寫完初稿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務,接下來需要花很大氣力反復推敲。文章起草可以一氣呵成,但修改必須精雕細刻。怎樣改稿?筆者認為,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撈干貨。我們平時寫文章不是給自己看的,是要給別人賞析的,更會受到讀者的評頭論足。所以寫出來的文章必須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通俗地講,就是看寫出來的東西實實在在地解答了幾個問題?能給人什么啟示?提供什么借鑒?有什么好的辦法?如果沒有這些“干貨”,寫出來的文章肯定是些套話、空話、假話,即便文字再優美,對讀者來說也毫無意義,這樣的文章很難有生命力,更不會有多少份量,甚至都沒有發表的價值。?
第二,找亮點。就是看你的文章里捅破了幾層窗戶紙。窗戶紙是大家感覺到透亮而不透明的東西,寫出的文章必須能捅破幾層窗戶紙,有大家有感而未發的思想和觀點,有別人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有超出常人的方法和領悟,這些才是文章的亮點,有亮點的文章才能引起共鳴,才能充滿新意和深意,才更有操作性和指導性。對一些“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的老問題,不同的元素加在一起,就會產生新的創意,只要注意挖掘,老樹也能發新芽,舊題也能出新意。?
第三,品味道。凡事都有“道”,改稿也是如此。“品味”之道關鍵在“序”,遵循先整后分、先大后小的原則,從文章立意布局、結構段落、語句修辭一層一層地往下看。首先要品“主菜”,看把事說清楚講明白了沒有,整體布局怎樣,有沒有條理性邏輯性、觀點歸納清不清楚。其次,要看語言。精辟的概括、富有哲理的語言,要用得恰如其分,就像做菜放味精一樣,少了沒味道,多了苦澀。要記住語言只是形式,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沒內容支撐,再美的語言也沒有價值。?
第四,看氣勢。所謂氣勢,就是通過文章表現出來的力量和氣概。毛主席的文章很有氣勢,詩詞也都是大手筆。長征出發前,面對國民黨百萬大軍的前圍后堵天上轟,毛主席吟詩“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詩美但更體現了毛主席的氣魄。重慶談判期間,毛主席的一首《沁園春·雪》震驚了國民黨和社會各界。蔣介石舉國之力召集文學英才寫詩以對,但都難達到主席的氣魄。文章要有氣勢,運思謀篇必須充滿聰明的靈氣和剛健的思想,文字的運用也要語勢遒勁、落筆點晴,善于運用排比、反問、對比、轉折等句式。?
第五,查布局。就是要做到五看:看主題,找到文章的靈魂;看觀點,理清文章的脈絡;看結構,推敲文章的骨架;看素材,體會文章的血肉;看語言,欣賞文章的色彩。在寫作手法上整篇文章要盡量達到刪繁就簡、簡潔透徹、表達準確,能用短句表達的,不用長句概括,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的,就不反復贅述,能用事例、比喻、數字說清楚的就不啰嗦。同時,要把握好文章各自然段的比例,注重文章中各部分的總體協調,各段落篇幅保持大致相當,標題應大體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