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不以愛憎匿善》,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不以愛憎匿善》。
【例文】堅持大局為重。選賢用能考驗著領導干部的胸襟和格局,只有心懷大局,不為局部之利或一己之私“遮望眼”,才能廣納賢能。東晉時,郗超與謝玄不和睦。一次朝廷商議派謝玄出征,持不同意見的人很多,但郗超卻通過以往對謝玄的了解,堅信謝玄“必能立勛”。謝玄凱旋后,眾人皆稱贊郗超“不以愛憎匿善”之賢。可見,領導干部要“薦賢賢于賢”,胸中須有“全局的圖畫”,什么時候都以大局為重、以事業為重。(解放軍報《薦賢賢于賢》)
【典故】出自南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元功既舉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釋義】意思是,謝玄立大功后,當時的人們都贊嘆郗超有先見之明,又敬重他不因個人喜惡而漠視別人的長處。
【賞析】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記載了郗超薦賢的故事。郗超與謝玄素來不善。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惟超曰:“是必濟事。吾昔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其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勛。”元功既舉,時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郗超雖然與謝玄有矛盾,但“不以愛憎打擊有才之人”,使得謝玄掛帥成功,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郗超的言行,彰顯了魏晉風度,也體現出博大胸襟。公義為上,私怨不計,這是很多有識之士的選擇。共產黨人向來都倡導團結,倡導公心,倡導為天下謀,倡導五湖四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坦坦蕩蕩、堂堂正正,在公而忘私、大公無私上為我們今天的共產黨人作出了表率。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要求每名黨員干部有大視野、大胸襟、大度量。凡事以公道為上,以黨的事業為重,自覺摒棄個人私怨,www.x1762.cn把優秀人才選拔出來,把公平正義的導向立起來,在新征程上創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功績。
【用法】主要適用于干部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選人用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事業至上、大公無私,不以遠近親疏論干部,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發現出來、使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