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
【例文】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可以“居知所為,行知所之,事知所乘,動知所止”。同時,規矩還可以“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親疏如一,讓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將一切納入規矩的軌道。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和準繩,不能為所欲為。按照規矩來落實,則人際關系和諧,溝通成本降低,社會運轉有序。以交通規矩而言,如若隨心所欲以行,則出軌越界、糾紛四起、耗費時間精力浪費社會資源,如此,何來順利快捷抵達目的地呢?(中國紀檢監察報《須從規矩出方圓》)
【典故】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禮書》,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
【釋義】意思是,人類社會的萬千世界,規矩則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事前就要從事仁義道德的教育,事后要用刑罰實施得失的獎勵和制裁。
【賞析】孟子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離婁是古代傳說中一個視力非常好的人,公輸子就是魯班。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有像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像魯班那樣精湛的技藝,如果沒有規與矩這兩種工具,也不能準確畫出方與圓。后世就將規矩引申為做人辦事必須遵守的原則。傳統文化意義上的規矩,主要體現在“禮”與“法”兩個方面。禮者,履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文縐縐地,是軟規矩。法者,刑也,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威赫赫地,是硬規矩。禮無不敬,法無不肅。當前,一些干部把守規矩和敢擔當簡單對立起來。有的拿守規矩做“擋箭牌”,該主動不主動,該作為不作為,該亮劍不亮劍,心安理得當“太平官”;有的把敢擔當理解為獨斷專行,“敢”字當頭,心無敬畏,動輒向組織要特權,最后往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事實上,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是辯證統一的整體,不守規矩的“講擔當”和沒有擔當的“守規矩”都是有害無益的。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對于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對于一個政黨,紀律是生命線。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要帶頭講規矩、以上率下,更要發揮制度效力,把規矩意識融入強管理、帶隊伍、正風氣、干事業的實踐中去。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警示教育類講話,側重強調規矩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嚴守紀律規矩,嚴明紀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