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例文】一體推進“三不腐”體現了創新思維。古人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教育引導、法律制裁都是治理腐敗必不可少的,單獨強調用政、用刑或者教化的思路并不可取。(中國紀檢監察報《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哲學意蘊》)
【典故】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釋義】意思是,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百姓可暫時免于罪過,但不會感到不服從統治是可恥的;如果用道德來統治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糾正自己的錯誤。
【賞析】在中國傳統社會,德刑并用、禮法融合是一個基本的治國理念。在這一理念中,德治、禮治的重要性往往要大于法律和刑罰,德主刑輔,重禮輕法。幾千年來,中國歷代君主雖然都采用“儒表里法”治國手段,但無論如何,對道德價值的宣講和踐行,對社會的穩定和人際的和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雖然有人認為孔子忽視了政令制度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但德治的理想高于法治的境界則是不爭的事實。倘若將他以德治國的思想放到現代,然后再與法制制度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其效果當然會更好。就傳統的德禮關系而言,禮儀是道德的外在體現,是實現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也是實現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講究禮儀是人生境界、道德修養提升的至關重要的表現和標志,只有主動用傳統禮儀來嚴格規范自己、約束自己,才能真正把自己修煉成謙謙君子、有德君子。黨員干部要常以“心正,辦事公道;手潔,廉潔奉公”約束自己,做到“面對利益不伸手,對下幫助緊握手,見到錢財莫張手,自己工作有一手”,對上不吹吹拍拍,對下不盛氣凌人,尤其是心術要正,正正派派做人,清清白白處事,勤勤懇懇工作,老老實實做官,做一個注重德行、以德服人的好干部。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風廉政類、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法治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把法治、制度、紀律等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