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例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孔子這句話所主張的就是言出行隨,以落實為榮,以不落實為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最公正的。過去,我們靠“說得到,做得到”贏得民心、團結最廣大人民群眾,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勝利。(解放軍報《重溫“說得到,做得到”》)
【典故】出自《論語》,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釋義】意思是,孔子說:“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說出來做不到為可恥啊。”
【賞析】中國人本是重視“實踐”和“實效”的民族,不尚空談和清談。在《論語》中,可以看到孔子有這樣一種思想,在“身教”與“言教”關系上,強調“身教”先于“言教”。 《論語》還記載:“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是說行動要走在言論的前面。《周易·系辭傳》也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這是說教育應培養學生講求務實,先躬行而后論說,反對專逞口舌之辯、嘩眾取寵的浮躁學風。嘩眾取寵雖然可能博得人們一時關注,所謂“別有妖妍勝桃李,攀來折去亦成蹊”,但最終還是被人們厭棄。空談者言行分離,實干者言行合一。空談者雖每天有大量的想法,但沒有周密規劃、言行分離,喜歡用空談來裝飾自己,行動力卻大打折扣。實干者不僅有想法,還有周密規劃、言行合一,盡管并不喜歡表達自己,但能夠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每一件事。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感必速。真知真行,載之于言,見之于事。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知行統一、真抓實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知信行統一,把確定的目標、承諾的事項抓到位、抓出成效。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