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遇險即欲避,安得皆通逵》,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遇險即欲避,安得皆通逵》。
【例文】 “遇險即欲避,安得皆通逵。”敢于斗爭是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的前提,善于斗爭是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的保障。在重大風險、強大對手面前,唯有主動迎戰(zhàn)、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fā)展。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yōu)勢。(解放軍報《必須準備經(jīng)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典故】出自金代元好問《元遺山詩集·臨汾李氏任運堂二首》,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遇險即欲避,安得皆通逵。
【釋義】意思是,人生在天地之間,所經(jīng)歷的道路既有坦途也有險阻,如果一碰到困難,就選擇逃避,那么還有哪條路能夠走得通呢?
【賞析】中華民族經(jīng)歷的艱難險阻可謂多矣,革命年代的長征就是共產(chǎn)黨人憑著理想與信仰,將偉大寫在了亞洲的原野上,寫在了人類的歷史上。長征開始時紅軍一無所有,他們唯一擁有的是對革命正義性的信仰,他們堅信,憑借這樣的信仰,可以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長征之所以能夠勝利,首先就是因為紅軍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堅強政治信仰與信念的軍隊。長征是歷史中的奇跡,是對“不可能”的永恒闡釋,是無數(shù)過去對無窮未來的祝福。正是紅軍擁有的這股革命的意志,使革命者永遠神圣和年輕。一百年多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zhàn)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zhì)。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zhì)和特點。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構筑起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我們黨之所以歷經(jīng)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jīng)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在應對國內(nèi)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新的征程上,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jīng)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動員講話等,側重強調(diào)斗爭精神,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敢于擔當、攻堅克難,敢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