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例文】“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涵養靜氣,重在自律。青年毛澤東在湖南一師求學時,專門來到喧鬧的街上讀書,以錘煉意志,讓自己能夠胸懷靜氣,心緒不受外界所擾。不僅如此,他還給自己定下“靜坐”的“日課”,堅持每天靜心讀書,以培養自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為以后沉著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打下了堅實基礎。(解放軍報《用靜氣驅散浮躁》)
【典故】出自宋代朱熹,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釋義】意思是,不努力奮發向上,心智就會一天天變得頹廢;不經常檢討約束自己,心智就會一天天放縱無顧忌。
【賞析】韓愈在《進學解》中講,“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對于個人來說,只有通過自省,才能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并通過楊長避短,不斷完善自我。而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更要培養自省的能力。只有經常對鏡自省,紅臉出汗,守規矩、明底線、知敬畏。實生活中,一些干部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利己主義等錯誤思想的侵蝕,往往只關注官職大小,而忽視了自身修養的提升。他們有的急功近利,缺乏長遠目光和毅力恒心,進取意識淡化,甘于做“敲鐘和尚”;有的欲望太強,在各種誘惑面前迷失心智,以至于以權謀私,損公肥己。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缺乏自省的能力,對于內心的“污垢”沒有及時清理。唯有“勤拂拭”,才能不讓自身“惹塵埃”。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跋山涉水、爬坡過坎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一向敢于頂住外來壓力、勇于自我加壓、善于化危為機。事實證明,有壓力絕不向壓力低頭,有困難就果斷迎難而上,危機才可能化為轉機。踏上新的征程,各級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踔厲奮發的精神狀態,迎接新挑戰、干出新業績,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講話,側重強調作風建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創業的責任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