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20210630:思路,不思就無路》,但愿對你工作學(xué)習(xí)有幫助,當(dāng)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20210630:思路,不思就無路》。
毛澤東同志在1930年5月《反對本本主義》中指出:“調(diào)查就像‘十月懷胎’,而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形象說明了調(diào)查研究的不容易。去年,我寫文稿“瘦身”的幾篇文章,立意構(gòu)思這個過程也很不容易。
其中一文,前后折騰了兩個多月,數(shù)易其稿,過程很曲折,感悟很深刻。
下面,且來聽我傾述一番。
文章要怎么寫?清代劉大樾在《論文偶記》里寫道:“凡文,筆老則簡,意真則簡,辭切則簡,理當(dāng)則簡,神遠(yuǎn)而含藏不盡則簡,故簡為文章盡境。”,毛主席反對長篇大論的空乏文章,說它是“懶婆娘的裹腳”,胡喬木說“短些,再短些!”,現(xiàn)在倡導(dǎo)“短實新”。
如何才能簡潔?這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魯迅先生在《答北斗雜志社問》一文中有條方法:“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Sketch,決不將Sketch材料拉成小說。”我感覺,這只是其中一種。
這幾年,筆者也讀了一些公文寫作工具書,這些書從不同角度談了精簡之法,但感覺上這些多久某一方面來談,不夠全面,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認(rèn)知偏差。
…… 此處隱藏1469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