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寫材料用典】
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例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有氣量,才能行得久遠;氣量大,才能辦成大事。人才能不能引得進、留得下,不僅取決于一個地方“發展容器”的大小,更取決于一個地方領導的度量。這個“度”,是一種思想境界,更是政治智慧。缺乏吞吐萬物的政治智慧,沒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格局胸懷,就不可能有創新的生態土壤,人才就很難集聚,甚至遠走他方。(學習時報《從大處著眼重才愛才》)
【典故】出自先秦諸子《尚書·周書·君陳》,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簡厥修,亦簡其或不修。
【釋義】意思是,你不要忿恨愚鈍無知的人,不要向一人求全責備;君王一定要有所忍耐,才能夠事有所成;學會寬容,德才算是大。
【賞析】“有容乃大”是中華先民政治智慧的直接表達。孔子教導學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边@句告訴我們,無論一件事情的成功,或者一個人德行的成就,都要能夠拓寬心量,包容忍耐。宋代姚勉在《雪坡文集》中總結為“有容乃大,有忍乃濟”,明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袁可立更以“受益惟謙,有容乃大”自勉,《皇明經世文編》也記載“德有容乃大,事有忍乃克”,清代劉斯組認為“猛以濟寬,有容乃大,能斷乃成”,都是強調厚德與包容的重要。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別人,才能成得了大事。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當以坦蕩襟懷和真誠態度,正確對待有過過失或與自己有過矛盾分歧的同志,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以信任、欣賞和發展的眼光來增進團結、凝聚人心,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向前。
【用法】一是適用于領導班子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團結的重要性,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涵養容人、容言、容事的胸襟,自覺維護團結;二是適用于人才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人才生態的重要性,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以寬大的胸懷愛才惜才、用才育才,為事業發展積蓄力量。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