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例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span>一個政黨,如果沒有共同的信仰,就等于沒有政治靈魂、形同一盤散沙。信仰因其高遠,往往需要與不同階段的具體奮斗目標結合起來,逐步變成社會的現實和歷史的真實,從而轉化為內心不可撼動的信念。(解放軍報《增強信仰信念信心》)
【典故】出處《《中庸·天命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釋義】道,本意為路,這里引申為原則、規律。須臾,表示很短的時間,片刻之間。意思是,凡是正確的原則,都是片刻不可以背離的;如果可有絲毫背離而無咎,那就不是真正正確的原則。所以明道之人于不聞、不睹之地,仍時刻保持戒慎恐懼的狀態,不讓最隱微處的違背正確原則的行為顯現坐實,所以修行到究竟處的君子就會非常慎重他自己的每一個心念言動。
【賞析】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修身律己的優良傳統文化。律己,最高的體現就是慎獨、慎微。慎獨、慎微,就是指一個人哪怕在獨處的時候,也應恪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哪怕多么微小的事情,絕不逾越原則半步。“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修身之法”、“入德之方”。“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慎獨的品質難能可貴,不是難在利益取舍,而是難在信念覺悟。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只要明白了“始為一念之差,遂至終身莫贖”“一時之利,終身之悔”的利害因果,自然會澆滅心頭欲火,扣緊自我約束的風紀扣。只有懂得了“畏法度者最快活”“守王法者夢里無驚”的辯證哲理,才能把好公與私的分寸、謹守紀與法的底線,在人生道路上行穩致遠。
【用法】主要適用于領導廉政講課、任職談話等講話,用以強調慎獨的重要性,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增強紀律觀念,嚴于律己、遵規守紀,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公文寫作門戶網站,請認準好筆桿子www.x1762.cn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