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
【例文】“令之不行,政之不立。”領導干部必須從講政治和對黨忠誠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堅決杜絕選擇性執行、象征性執行等錯誤行為,堅決不做陽奉陰違、言行不一的“兩面人”,當好熟悉政策、落實政策的“明白人”,確保任何時候都政令暢通、步調一致。(解放軍報《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
【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周語·仲山父諫宣王立戲》,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順,民將棄上。夫下事上、少事長,所以為順也。
【釋義】意思是,命令得不到執行,政事就無法治理,勉強施行而不合情理,民眾將拋棄統治者。
【賞析】孟子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離婁是古代傳說中一個視力非常好的人,公輸子就是魯班。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有像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像魯班那樣精湛的技藝,如果沒有規與矩這兩種工具,也不能準確畫出方與圓。后世就將規矩引申為做人辦事必須遵守的原則。凡事都有規矩,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既是規范、法則,也是標準、尺度。做人有行為規范,做事有游戲規則。《管子·法法》說得好:“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故巧者能生規矩,不能廢規矩而正方圓;圣人能生法,不能廢法以治國。”所以,盡管規矩也需要視時立儀,與時俱進,需要不斷地修改修訂,創新完善,然而卻不可以一日無規矩,更不能不懂規矩,不講規矩,不守規矩。古人有言,世有亂人而無亂法。古諺亦云,曲木惡直繩。可見,規矩不僅是方法論,亦含有世界觀。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稱之為“良知”。他在《別諸生》詩前四句寫道:“綿綿圣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規矩,從來就不是目的;規矩只是工具,禮法是其內容,賞罰是其手段,方圓才是它的目的所在。進入新時代,好筆桿子網www.x1762.cn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規矩意識、紀律意識,真正成為絕對講政治、講規矩、守紀律的“排頭兵”。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紀律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決做到令行禁止,當好執行者、落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