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608:2024年黨建理論匯編:2024年黨建理論匯編(22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608:2024年黨建理論匯編:2024年黨建理論匯編(22篇)》。
把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領會好運用好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推動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斷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向深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其中“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位列第一。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具有基礎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動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取得實效,就要深刻領悟、準確把握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一重要立場觀點方法,將其轉化為自身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在人類思想史上,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馬克思、恩格斯論證了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是人民群眾,指出:“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列寧繼承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觀,更加重視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隨著人們歷史創造活動的擴大和深入,作為自覺的歷史活動家的人民群眾在數量上也必定增多起來”“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中展開黨的理論探索史。在這部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歷史中,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時始終堅守人民性這個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毛澤東同志認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指出:“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強調“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評判我國改革得失成敗的標準之一。江澤民同志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指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胡錦濤同志明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掛在心頭、念在心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質就是“人民至上論”“人民幸福論”。回顧黨的百余年理論探索史,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黨的創新理論不斷彰顯旺盛生命力,始終得到億萬人民擁護支持,科學指引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 此處隱藏9605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