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例文】“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黨員干部要始終順應民心民意,充分尊重民意民愿,時刻將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多做事關社會長遠發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這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使命所在,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義所在。(中國紀檢監察報《崇本舉末》)
【典故】出自《大學》,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釋義】意思是,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賞析】中國古代士人均以“修身”為第一要務。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理想的人格基礎。自身不修,不足以為家、為國、為天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指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并把德才關系分成四類:一是德才兼備,為上等之人,稱之為“圣人”;二是德勝才者,謂之“君子”;三是無德無才,稱為“愚人”;四是無德有才,那便是“小人”。若要在此四種人中選擇,他主張:“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皆因“小人挾才以為惡”“惡亦無不至矣”。小人足智多謀,其“智足以遂其奸”,其“勇足以決其暴”,猶如虎之添翼,對社會之危害將更大。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黨性修養擺在首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領導者。周恩來總理對名利得失的超然與淡泊,使他“雖有榮觀”之高位,依然能夠做到“見素抱樸”和“燕處超然”,不受功名利祿所累,不改自然樸素本性。他低調謙遜,格外能夠忍受勞苦。深厚的道德修養,造就了周總理兼具溫文爾雅、謹言慎行、誠實厚道、彬彬有禮的君子人格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傳承紅色基因,好筆桿子網www.x1762.cn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政治本色。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黨性修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的征程上弘揚優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