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
【例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蔽覀儜梦飿O必反的道理,常懷“空杯心態”,激發敢于歸零的勇氣,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如此方能不斷實現能力素質的躍升。保持“空杯心態”,除了要保持經常把成績歸零、把自滿清空的態度以外,還需要在行動上及時摒棄過時的知識和經驗,勇于擺脫“路徑依賴”。(解放軍報《保持“空杯心態”》)
【典故】出自春秋老子《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釋義】意思是,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得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賞析】古人講,“適度則立,過度則廢”。 《易經》中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論語》中說“威而不猛,恭而安”,《左傳》中說“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禮記》中說“張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張,文武弗為”,《漢書》中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等等,無不強調了度的重要性。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是矛盾運動并隨之發展變化的。在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度的界限、度的節點無處不在,一旦超出這些界限和節點,事物就可能發生質的改變。要使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符合人們的主觀意志和預期目標,就必須準確把握度的界限、順應度的規律,使之始終在適當、適合、適應的節點和范圍內恰到好處地運行。世間萬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則往往會過猶不及。特別是為官從政,如果不知道何為“度”,內心就會少了一把衡量高低長短的尺子,最終將為自己的“無度”付出沉重代價。好筆桿子網www.x1762.cn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要心中時時有規矩在審度,行動時時有把尺子在量度,確保不會觸底線、碰紅線。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黨性修養類講話,側重強調人生尺度,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做到張弛有度,做到言行有界線,交往有分寸,工作有規矩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