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例文】“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彼〉朗且环N修養,能夠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相互影響。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在應對、處理各種關系和矛盾時,都應該保持一種視人如己、寬恕待人的博大胸懷和氣度。如此,方能修煉仁德,人生之路也會更加寬廣和順暢。(中國紀檢監察報《強恕近仁》)
【典故】出自《禮記·大學》,君子有諸己而后求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釋義】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這樣做,然后才要求別人不這樣做。不采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賞析】俗話說,“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就是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多點規矩;對別人應該多加包容,留點余地。孔子在《論語》講:“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認為這是遠離是非怨恨的重要途徑。荀子有言:“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凡事看淡一些,看開一些,不計較,少一些紛爭,就少很多是非。所以,無論得到還是失去,都別去計較。大量事實證明,能夠寬容別人的人往往是無私和大度的,因為他們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清朝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老家的房子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一次,吳家建新房想占用這條巷子,張家見了非常生氣,交涉無果,便告到縣衙,縣衙考慮兩家都是當地名門望族,不敢決斷。于是,張家寫信給在京城做官的張英,要他想辦法出這口惡氣。張英閱信后回了四句話:“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見書明理,主動讓出三尺;吳家見狀,慚愧不已,也主動讓出三尺。這就是“六尺巷”的由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作為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成為凝聚力量、凝結智慧的重要法寶。新的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以身作則的優良傳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好筆桿子網www.x1762.cn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黨性修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強化標桿意識,發揮帶頭作用。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