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流動黨員管理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流動黨員管理經驗材料》。
今年以來,我縣創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構建“4+3模式”,切實破解流動黨員信息掌握、關系轉接、聯系服務、協調管理、學習教育與發揮作用“六大難”問題,讓流動黨員教育有深度、管理有精度、服務有溫度。
一、建立四項制度
一是建立申請報告制度。黨員外出前必須向所在黨支部提出書面申請,報告外出原因、外出地點、外出時間、從事活動的內容以及外出后與黨組織的聯系方式等。黨支部根據具體情況劃分出農村外出務工經商、返鄉大中專畢業生和退役士兵、外出居住(隨子女外出)3大類共1332名流動黨員,建立起“基本情況清、流出時間清、流入地點清、從事工作清、綜合表現清”的“五清”流動黨員臺帳。
二是建立責任管理制度。在全縣302個村(社區)建立流動黨員驛站,由鄉鎮組織委員負責,黨建辦主任、村支部書記等鄉村兩級黨務工作者作為管理員,靈活、及時掌握流動黨員動向,約束黨員接受管理。黨員流動前,與黨支部簽訂責任書,同時在流動黨員驛站做好聯系報備,明確外出期間的權利、義務和違諾責任。
三是建立跟蹤服務制度。黨支部確定一名在家正式黨員與外出流動黨員進行結對,建立“1對1”聯系機制,把握春節、國慶等農民工返鄉節點,提前同流動黨員聯系是否返鄉并上報黨支部,由黨支部集中組織返鄉流動黨員“補課”和座談。同時組織村干部走訪返鄉過節黨員,掌握其外出工作地點、單位及聯系方式等信息是否有變動,完善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并辦理或補發流動黨員證,確保流動前、中、后管理不斷檔,防止黨員一出去就“失聯”的情況。
四是建立考核評議制度。外出黨員離開流入地之前,要求當地黨組織對黨員參加流入地黨組織過組織生活和所從事的職業情況作出鑒定,并出具相應情況說明帶回流出地黨支部,以此作為年終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
二、搭建三大平臺
一是搭建“互聯網+教育”平臺。拓寬“互聯網+”思維,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的“互聯網+教育”多維課堂。結合農村黨員“冬春訓”等工作,指導基層黨組織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臺,每月實時發布黨組織工作動態、黨務知識、黨員管理規定等內容,開展互動交流和線上活動。截至目前,累計線上培訓流動黨員10600余人次,時刻掌握黨員動態,加強黨員教育,強化流動黨員參加網絡黨支部學習和日常活動的監督管理,提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有效性、實時性。
二是搭建“深關懷+促進”平臺。每逢“端午”“七一”“中秋”等重大節日,通過書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定期聯系流動黨員5300人次,及時幫助解決流動黨員生活、工作遇到的問題;鼓勵在外流動黨員在流入地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重要時期發動臨時返鄉流動黨員帶頭到村開展疫情防控摸排等工作;創新流動黨員主題活動,開展流動黨員建言獻策、爭當家鄉義務宣傳員等主題活動,目前已開展活動20余起,參與流動黨員3200余人次,搜集各類意見建議400余條,極大地發揮流動了黨員在服務家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三是搭建“回娘家+致富”平臺。縣委組織部會同各鄉鎮,在鄉鎮政務服務中心黨群服務窗口建立流動黨員“互助工作站”,幫助代辦事項、答疑解惑,切實為流動黨員解決就業難、看病難、住房難、勞動保障難等現實問題1800余起。結合**人才新政18條,大力實施“領頭雁”“引鳳還巢”計劃,對帶領群眾外出創業和帶頭返鄉創業的流動黨員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各農村黨組織利用重大節日流動黨員返鄉機會召開黨員群眾座談會300余場,暢談經商創業的體會,介紹外地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當地老百姓提供發家致富信息,同時為村里快速發展提供開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