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創新體制機制 壓實監督責任 以整改監督的高質量實現巡察工作的高質量——市委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創新體制機制 壓實監督責任 以整改監督的高質量實現巡察工作的高質量——市委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巡視整改不落實,就是對黨不忠誠、對人民不負責”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抓緊抓實巡視巡察整改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抓手,深入學習研究,積極探索實踐,以壓實巡察整改的監督責任為核心,針對體制的“痛點”,打通監督的“堵點”,破解整改的“難點”,探索巡察整改監督的新模式,以高質量監督助推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問題導向,找準癥結開藥方
我們堅持把巡察工作的“巡”和“改”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特別是針對目前存在的“巡得深、改得淺”的現狀,把巡察整改作為重點突破的任務,通過開展調研,座談研討,征求意見,發現制約巡察整改質效的主要原因是對巡察整改的監督不到位,有三個方面的突出表現。一是整改監督體制有“痛點”。在以往的巡察整改監督工作中,縣委巡察機構既負責“巡”又負責“督”,人員少、任務重的現實矛盾突出,無法實現巡察整改的常態化、全過程監督,巡察組承擔整改監督任務一定程度上影響下一輪巡察工作的開展。這種運行體制與中央對巡視巡察整改的頂層設計是不相符的。二是整改監督合力有“堵點”。根據中共《關于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的意見》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負責對巡視整改的日常監督,巡察機構肩負統籌協調、跟蹤督促、匯總分析,職責明確,分工明確。但在實際中,紀委監委和組織部門沒有明確具體部室來承擔巡察整改的監督,紀委監委的牽頭作用發揮不夠,紀檢和組織的日常監督弱化,紀委監委、組織部門、巡察機構之間的監督更沒有形成有效的合力。三是整改落實質效有“難點”。主要是對被巡察黨組織的整改方案好不好、措施對不對、報告實不實等沒有明確統一標準,整改效果不好評價;被巡視巡察單位整改方案和報告需提交紀委監委、組織部門、巡察機構多頭審核,增加被巡察單位負擔;各監督主體互不聯系,各自為戰,造成工作標準有高有低、要求有寬有嚴,客觀上影響了巡察整改的質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從巡察整改的體制機制、組織架構、力量整合、職責定位、工作機制等方面全面探索,創新拿出“*縣方案”。
二、創新體制,流程再造建架構
一是探索“一組兩辦”、巡督分離模式。在現有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基礎上,增設*縣巡視巡察整改監督工作辦公室,簡稱“監督辦”,與巡察辦形成領導小組下設兩個辦公室的“一組兩辦”格局,構建了巡察辦管“巡”、監督辦管“督”、被巡察單位管“改”的“巡、督、改”工作架構。二是選優配強監督辦公室。明確由縣紀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任整改監督工作辦公室主任,一名紀委常委任副主任,由縣紀委監委牽頭,從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縣委巡察辦抽調5名精干力量,組建了一支巡視巡察整改的日常監督專職隊伍,實現了“專門機構干、專業人員干”,形成了各監督主體和職能的有效集合,解決了職責不清、監督不力、合力不夠的問題。三是厘清定位明確十項職責。規定將省委巡視和市、縣巡察反饋問題的整改作為監督辦公室的監督內容;巡視巡察問題反饋之時就是監督辦公室介入之日;明確督促被巡視巡察黨組織主體責任落實、指導制定巡視巡察整改方案、派員列席指導巡視巡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開展巡視巡察整改情況集中監督檢查、開展巡察質效評估、對巡察整改不力的嚴肅問責等10項職責,為監督辦公室履行責任提供了依據。
三、規范運行,健全制度強監督
…… 此處隱藏167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