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員教育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員教育工作匯報》。
近年來, **區堅持上下統籌、多元創新、按需施教、學用結合,不斷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人民情懷和能力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一、堅持上下統籌。始終堅持全員輪訓“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積極參加市級重點培訓,統籌安排區級普遍培訓,完善黨員兜底培訓,每年培訓人數均超過所屬黨員總數的25%。充分運用“日常指導+定期調研+年度考核”的三維機制,堅持把黨員教育工作納入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黨員教育工作“有人問、有人管、有人干”,結合調研督查情況,查漏補缺,強化責任落實,加強日常對各基層黨組織的指導。全面梳理全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臺賬體系,探索建立黨員教育標準化電子檔案,各級黨組織分級分類輪訓情況一目了然,既可督促基層兜底培訓和黨員學時制度的落實,又可準確掌握輪訓情況的進度和成效,有效提升基層黨員學習的效果。
二、堅持多元創新。隨著基層黨員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區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探索“線上+線下”“選學+送學”“講授+體驗”教育培訓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做好“**先鋒黨建”微信公眾號的日常運營,定期向黨員推送各類黨務知識,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組織拍攝的《“先鋒紅”守護“健康綠”——“四亮”我們在行動》微視頻線上點擊量超2.9萬次。積極落實云視訊系統接入遠程教育站點,組織黨員利用新平臺新載體集中收看“榜樣”“黨課開講啦”系列電教片,集中開展省黨代會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主題學習。開展“格格微課”講黨史活動,依托“黨建+網格化微治理”體系,以網格為單位,以“國史講堂”“紅娃講黨史”等微視頻為內容,通過黨員示范講、格格上門講、微信云宣講等形式,持續開展“微宣講”。盤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將郭亮烈士紀念館和倉田村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打造成為我區紅色教育主題觀摩示范帶,組織廣大黨員開展黨性教育和紅色教育特色活動,錘煉黨性修養,增強理想信念。通過這些便捷的形式,走心的內容,更新穎的方式,讓廣大黨員方便學、愿意學。
三、堅持按需施教。**區堅持分類指導、按需施教,針對不同領域不同人群的特征按需施教,進一步提振全區黨員干事創業“精氣神”。年初,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培訓,受訓人員覆蓋到社區(村)1300余人,黨員領導干部覆蓋率達100%。聚焦“學、悟、做”三個環節,深入調研走訪,掌握農村黨員真實培訓需求制定培訓方案,扎實開展農村黨員冬春訓活動。實行“送課下鄉”,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啟動“送教下基層”活動,累計為基層黨組織送黨課300場,教育培訓黨員2萬余名。堅持“靈活、多樣、實效”的原則,構建“智慧”黨員教育新格局,建立流動黨員微支部、微講堂、“指尖黨支部”,發揮微平臺網絡高效、開放、快捷的優勢,實現了流動黨員集中學習效率“最大化”,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四、堅持學用結合。倡導“學”“用”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結合黨員自身的特長,在實踐中不斷深化黨員教育中學習的內容。依托**區“黨建+網格化微治理”工程,將黨支部、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建到各個居民小區、樓棟,把黨的力量和主張傳遞到“神經末梢”“最后一公里”。通過全面推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認領服務崗位機制,積極引導全區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和身體條件允許的離退休黨員前往居住地社區(村)黨組織報到,根據自身實際和統一安排認領志愿服務崗位。今年以來,號召全區984個基層黨組織、3萬余名黨員立足自身優勢,落實“五個一”要求,采取“公開承諾踐諾”的方式,奮力投身到“四亮創建”的具體實踐中。通過一系列的為民服務實踐工作,不斷提升黨員素質,展現黨員的先進性,實現工作和黨員作用發揮的高度融合,彰顯黨員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