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領導要知道誰能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領導要知道誰能行?》。
做領導不是十項項全能,一定有自己不行的地方。自己不行沒關系,關鍵是知道下級誰能行就行。把能行的下級用起來、用好了,下級作用得到了發揮,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誰能說你領導不行?本來就是領導有領導的事,下級有下級的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才會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我們還記得劉邦戰勝項羽之后的慶功會上,劉邦是怎樣總結的吧。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可見,劉邦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除了對下級誰能行有準確把握之外,還要真正地賦權,或真正地授權于下級。既不放心也不放手可不好,這會浪費領導的時間和精力,也會使下級懷才不遇,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大打折扣。在這個問題上,領導要做到疑人不用。既然用了,就要用人不疑。
知人善任,不只是領導授權的問題,還包括領導能夠成全下級的成長欲求。下級把工作干好是本職要求使然,為組織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是目的之一,同時,他們對自己的成長還是很在意很關心的。如果干得再好也沒有機會和前途,下級就會沒有動力和后勁,領導一定要想明白這個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下級提供更大的平臺和更多的機會,使下級和組織一起成長。
當然,知道下級哪里行予以授權是一個方面,同時,指導和監督也要跟上。指導是為了讓下級有更大的格局,把事情做得更大更好,畢竟領導的眼界比下級的眼界還是多少要寬一些,站位更高一些。監督是為了讓下級走正道而不走邪路,底線是不壞事。以所謂的信任為借口而撒手不管,下級一旦出了事,做領導的也脫不了干系。
領導知道誰能行,不光指能力,即下級能干好什么事,還包括要知道下級的品行行不行。品行不好,本事再大也不能用。這樣的下級,歪歪道太多,一不留神就會給你捅出個“天大的窟窿”,想堵都堵不住。
所以,德才兼備的原則什么時候都不能丟。為了堅持好這個原則,領導要有觀察人和識別人的能力,也要廣泛聽聽大家的意見。群眾的眼睛是亮的,可以使你兼聽則明。即使個別人會有這樣那樣的意見,也沒有關系,在使用中作為參考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