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公文寫作要處理好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公文寫作要處理好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公文與文學作品不同,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指向性和實用性,通常是因事而作,因時而作。公文寫作就像制造產品,只有產品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讓用戶滿意,才具有其價值。一、公文的主體和客體
公文寫作需要把握好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公文的主體是指發布和使用公文的組織和個人。公文的客體是指接受和執行公文的組織和個人。公文寫作者是連接主體與客體的橋梁,是將公文主體的意圖與公文客體的意向聯系起來的紐帶,寫作者本身并非真正的主體。主體與客體是一對鏡像,公文寫作者居于其中,必須具有雙重視角,同時具備角色意識和對象意識;既要有領導者意識,也要有接受者意識。公文的作者不同,接受者不同,對公文的要求也不一樣。不同情況、不同場合,公文也必須因事因地因時而異。二、公文寫作要體現領導的意志
公文寫作是代領導立言,以單位、部門名義上報或者下發,能夠體現領導的觀點、思路和意志。公文起草的過程,就是模仿領導風格,滿足領導需求的過程。公文寫作要體現領導的風格和特征,適應領導的口味、模仿領導的語氣,要對自己的語言進行必要的改造,務求達到“神似”。所以,平時要多聽領導講話,多閱讀領導的文章,多找機會與領導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領導的思想文化、道德修養、理論水平、政策水平、講話習慣、工作方式和個性特征。在接受寫作任務時,寫作者一定要將領導的指示聽清楚、問明白、記準確、錄全面,對各種問題和要求了如指掌,要對領導者的思想和觀點進行記錄和整理,理解清楚和透徹。在寫作前,一定要準確、全面地記錄領導者的意圖,對于不清楚的問題要向領導進行求證。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可以將自己記錄的內容當面向領導者復述一遍,確保不會出現偏差和遺漏。在弄清領導的意圖和要求后,要按照領導的指示,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和剪裁各種材料,找尋自己需要的、能體現領導風格和特點的資料。寫作時,要將領導者的思想和思路表達準確、完整、通暢,不能隨意解釋、增刪和修改,更不能自說自話。要轉變語言表達方式,模仿領導的風格,最大限度地突出領導的個性特征,適應和體現領導的特有風格。根據領導者的意圖起草好公文初稿后,要與接受任務時領導的要求一條條對比,一句句對照,確保沒有偏差和遺漏。然后將公文初稿交給領導審閱,再根據領導者的意見和建議去修改完善,直至最終定稿。總之,公文寫作的過程,一定要以領導的意志為中心,模仿領導的語言,體現領導的風格,最大限度地為領導服好務。三、公文寫作要為接受者服務
公文有著特定的接受者,也就是所謂的受眾。不同的公文,受眾者也不一樣。如會議講話的受眾是全體與會者;工作匯報的受眾是上級領導,經驗介紹的受眾是本單位同事或其他單位的同志。公文寫作者在起草公文時,心里要時刻裝著受眾,揣摩受眾的心理,根據受眾的接受能力和不同身份撰寫公文。一定要站到受眾的角度想問題,確保每句話受眾都能接受和理解。如果受眾是普通市民、基層群眾或者全體職工,公文用語要盡可能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多打比方,多舉例子,多擺事實,少講道理,少用枯燥的數字,少講深奧的理論。如果受眾是兄弟單位同仁或者上級單位領導,對于本部門、本單位的特色提法、亮點工作要講清楚,說明白,否則會讓受眾一頭霧水。如果受眾是專家學者,要把問題的復雜性、艱巨性闡述清楚,可以使用一些專業術語,以引起受眾的思考,提出好的意見建議。四、領導講話或報告的寫作技巧
寫領導講話或者報告,既要符合領導的身份,體現領導的風格和特,又有考慮聽眾的構成,滿足聽眾的需求。每個稿子都有特定的場合和特定的對象,起草時必須先明確受眾對象,界定話題范圍,不講與主題無關的話,不講與聽眾無關的話。首先,要明確會議的性質和目的,弄清楚會議是什么類型的會議,是動員會議、部署會議、總結會議,還是表彰會、慶功會?會議要達到什么目的和效果?一定要圍繞會議的中心議題來講。其次,要明確參加會議的人是誰?這些人有什么共性?會議要求這些人做什么?這些人能夠做什么?針對他們的責任、心理和愿望來明確主題、搜羅素材、組織語言。最后,要學會情景假設,想象聽眾聽了講話之后會有何反應?有何感想?要有意識地站在聽眾的角度去觀察文稿,為起草文稿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視角。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公文寫作要處理好主體和客體的關系.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