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單位,總覺得被輕視怎么辦?》,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單位,總覺得被輕視怎么辦?》。
最近,有人問我,自己到單位以后不受重視,每次提出意見,別人都不怎么接受,還用懷疑、輕視的目光看自己,感覺受到了打擊,有些憋屈。從小到大,自己都是人群的中心,讀研時老師也是十分看重,同學更是尊重,現在這么大的落差,有些憤怒,難以控制住情緒,幾次差點發生沖突,難以排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自己錯了,還是他們排斥打壓新人,該怎么辦?
有個小和尚發現,自己師父對待拜佛進香的人態度不一樣,就請教到:“師父,你有時對人彬彬有禮,有時又毫無顧忌,這里面有什么玄機?”老和尚說:“對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罵,以真面目待他,因為他并不在意外人的看法;對待中等人要講分寸,最多隱喻、委婉地提醒引導,他比較敏感,受不了打罵;對待下等人要面帶微笑,雙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禮節對待他。
這里且不說故事的真偽,我們且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屬于哪一等人?我應該屬于中等偏下的人,面對別人的提醒,哪怕是善意的,有時候心里也會不舒服,覺得受到了冒犯。如果對方態度不好,我更是受不了,幾句話就可能發生沖突。當然,這幾年稍微好一些。這位同學估計與我差不多,分外的敏感,渴望得到尊重,更是受不了別人的輕視。但是,先不說是不是我們草木皆兵,把別人正常的拒絕、否定,當做故意針對自己,就說過于看重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看法,恰恰說明我們在修養上,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簡而言之,這位同學與我一樣,心眼都不大,更是算不上心胸開闊。所以,才會總覺得別人輕視、針對。
用心理學的方法分析,下等人的自尊來自外界,上等人的自尊則來自內心。我們要做的就是,強大自己的內心,對自己有客觀公道的評價,慢慢地不再過于看重外在的評價,這才逐漸走向成熟。
其實,我們受到輕視是正常的,提意見不被接受更是常理。某年,一位北大高材生入職華為,沒過多久,這位新員工就公司經營戰略問題,給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他原以為能得到肯定和贊揚,但是沒想到結果卻出乎意料。任正非看了這封“萬言書”后,批復:“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任正非不僅沒有贊揚這名新員工,反而是毒舌諷刺,懷疑他有精神病。
同理,剛進單位動不動就提意見,別人也會覺得我們有毛病。面對一項復雜的工作,我們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這是正常的嗎?其他人都是傻子嗎?也許在我們看來錯漏百出的方案,卻是在反復權衡、討論、實踐后,才找到的兼顧各方、務實管用的最佳方案。這時候我們輕率地提出“正確意見”,別人會怎么想?而且,我們還是個沒有證明過自己的新人,別人怎么可能聽?置之不理是常理,覺得我們有毛病都是正常的。所以,初來乍到就要有個初來乍到的樣子,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正理。
…… 此處隱藏51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