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檢查材料
New article
寫材料用典:儉約之志,終始而不渝
2023-02-14【例文】真正的艱苦奮斗,無需先聲奪人表態,而要埋頭做真抓實干的表率;不玩立竿見影的“水過地皮濕”,而要縱到底橫到邊深到位的精耕細作。把真干、苦干、實干作為本分、責任、追求,“儉約之志,終始而不渝”,我們就能接好艱苦
寫材料用典: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2023-02-14【例文】“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只有私心、只謀私利、只為私欲,僅靠作秀、但憑討巧、籍以取寵,醉心于沽名釣譽、苦心于夸耀不凡、沉溺于追名逐利、習慣于自我粉飾,博取的只能是一時的虛假掌聲。南北朝時期梁朝尚
寫材料用典:度己以繩,接人用抴
2023-02-14【例文】“度己以繩,接人用抴”傳遞出的豁達寬容精神,可以使人與人之間團結共事,和諧共處,既利己利人,又利家利國。縱觀歷史,凡是建功立業、取得成就者,絕非私欲膨脹、胸襟狹隘之人,而是那些律己寬人、襟懷坦蕩者。(中國紀檢監
寫材料用典: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2023-02-14【例文】“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在矛盾運動中不斷前進。有發展必然有矛盾,有矛盾就會有斗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社會主
寫材料用典匯編(2021年8月)
2023-02-14目 錄1084.不信之言,無誠之令,為上則敗德,為下則危身1085.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1086.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俗1087.夫志,氣之帥也1088.泰山之高,背而弗見;秋毫之末,視之可察1089.德不優者,不
寫材料必備經典詩詞匯編
2023-02-141.事理哲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張籍》
寫材料用典: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
2023-02-14【例文】當年盧溝橋的槍聲提醒我們,“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及于事”。很多時候,憂患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憂患意識。沒有憂患意識,思想就會麻痹,斗志就會消沉。一個民族有了憂患意識,才能自強不息;一個國家有
寫材料用典:人常慮危乃不蹈危,常慮患乃不及患
2023-02-14【例文】先賢們如此不厭其煩地告誡后人,要警惕安樂逸豫的狀態,切莫因此悔恨終生!若以常理而論,“多難”之時步履維艱,“無難”之時則一片坦途。但結果卻是,人們往往是安于多難而失于無難,原因何在?憂患是人生奮起的學校,苦難是
寫材料用典: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2023-02-14【例文】古人講,“愛民者,民恒愛之”“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當人民群眾的小學生,其前提是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做到清正廉潔、克己奉公,不負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在工作中要堅持無論什么時候
寫材料用典: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
2023-02-14【例文】多植荷花塘自清,勤于拂拭攬蔥蘢。在榮與辱、美與丑之間,沒有所謂的“過渡地帶”,只有扣好每一粒扣子、守好每一道關口,才能善始善終。在生活和工作中,黨員干部要懂得“人間正道是滄桑”,始終為了黨和人民事業“深耕
寫材料用典:?兵之所以戰者氣也,氣之所以勝者鼓也
2023-02-14【例文】“兵之所以戰者氣也,氣之所以勝者鼓也。”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重在咬緊牙關、堅持不懈,最忌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個別地方之所以出現疫情反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少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多了事不關己的僥幸心理。
寫材料用典: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023-02-14【例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紀法意識,對一地一域的政治生態和干部隊伍的作風面貌有著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治人者必先自治。加強對“一把手”和領
寫材料用典: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
2023-02-14【例文】“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準確把握實施“四大提升行動”、推進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做到胸中有數、落實有策、行動有策,通過抓好重點帶動發展全局,我們就一定能在實施“四大提升行動”上取得新突
寫材料用典:才者,材也,養之貴素,使之貴器
2023-02-14【例文】“才者,材也,養之貴素,使之貴器。”創新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賽,后備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是事業持續發展的基礎。要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愛護青年的氛圍,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具備“逢人說項斯”的眼光和胸襟,甘做
寫材料用典: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2023-02-14【例文】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在改造主客觀世界時表現出來的堅強意志、執著信念和道德操守,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排除各種干擾、消除各種困惑,堅持正確立場、保持正確方向的能力。《大學》有云:“意
寫材料用典: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2023-02-14【例文】“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軍人特殊的職業性質和任務特點,決定了軍人的骨頭應當更硬,困難挑戰面前應當更有骨氣,這樣才能戰勝強敵、不辱使命。因此,每名青年官兵都須涵養英勇善戰的骨氣。不論遇到多么大的困
寫材料用典: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2023-02-14【例文】“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如何交朋友,古人為我們做出了典范。衡量人情濃淡的標準絕不是金錢多少、禮品厚薄,而是發自內心的牽掛和關心;不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而是設身處地的幫助和提醒,先賢們的故事發人深省。
寫材料用典:機之未至,不可以先;機之已至,不可以后
2023-02-14【例文】戰機轉瞬即逝,作戰行動寧可拙速,不可巧遲。機之未至,不可以先;機之已至,不可以后。中國古人歷來十分重視把握時機,果斷出擊。無獨有偶,拿破侖曾說:“戰爭的全部藝術就是一個非常合理而十分謹慎的防御,時機成熟時繼之以
寫材料用典:?挽上灘之舟,停一棹則退千尋
2023-02-14【例文】風氣建設如“挽上灘之舟,停一棹則退千尋”,必須常抓不懈、嚴字當頭、一嚴到底。調研了解到,現在仍有少數基層單位黨組織原則性戰斗性不強,在抓作風、正風氣上存在責任缺失現象。有的斗爭精神不強,落實制度打折扣,對
寫材料用典:每臨大事有靜氣
2023-02-14【例文】古人云:“每臨大事有靜氣。”黨員干部要想做到“不驚急”,就應理智待人處事,學會忍耐和克制,學會寬容和諒解,不感情用事、莽撞沖動;就應學會觀察思考,樹立大局意識,善于謀劃決斷,不人云亦云;就應堅持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在
寫材料用典: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2023-02-14【例文】“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讀書學習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更美好的自我。讀書、明志、力行,才能讀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經受住各種斗爭的考驗;讀出堅定的宗旨意識,俯首甘為孺子牛,默默付出、
寫材料用典: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
2023-02-14【例文】“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我們今天再難,也難不過昔日的篳路藍縷。先輩們在艱苦卓絕的情況下都能走向勝利,擁有良好發展條件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鼓起斗志、找出辦法呢?“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
寫材料用典:凡兵,制必先定
2023-02-14【例文】“凡兵,制必先定。”用什么樣的標準檢驗訓練水平,就會催生什么樣的戰斗力。如果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實戰則是檢驗戰斗力水平的根本標準。一支軍隊的戰斗力水平如何,歸根結底要看能不能打勝仗。冷兵器
寫材料用典: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
2023-02-14【例文】“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制度的價值在于落實。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剛性執行,就會流于形式、成為擺設。一些單位之所以幾十年安全無事故,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將建章立制作為抓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寫材料用典: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
2023-02-14【例文】“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如果“躺平”是暫歇性的,暫且告別忙、煩、累的常態,享受一下慢、靜、思的休閑,通過短暫的“躺平”而使身心得以調整、精力得以積蓄,再尋發展空間,那非但不應受到詬病,還應得到理解和支
寫材料用典: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2023-02-14【例文】所謂“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強健好黨性修養的主心骨,增強抵御各種誘惑的定力和內功,人生才能充盈,公益才能昭彰。工作生活中,欲望無時不有,誘惑無處不在,惟有堅定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讓廉潔自律成為一種覺悟,讓
寫材料用典: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
2023-02-14【例文】“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在“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誘惑面前,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既要有“眼里看得破”的警覺,更要有“肚里忍得過”的定力,時常凈化思想、端正心態、磨礪心志,始終保持“不忘初心、方得始
寫材料用典: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2023-02-14【例文】新賽道之“新”,在于這是一條通往高端產業的新賽道,我們要在上游中競爭,在競爭中達到上游。挑戰就要突破自我,易如反掌帶不來進步。近年來,我市率先扛起智能科技的大旗,把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作為目標,結出了泰達智
寫材料用典: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
2023-02-14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例文】“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共產黨員要時刻保持對法的敬畏心,涵養道德操守,常修律己之德,明禮誠信,懷德自重,保持嚴肅的生活作風、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增強自制力,做到慎獨慎微,念好“緊
寫材料用典:知行知止唯賢者
2023-02-14【例文】“知行知止唯賢者。”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也曾告誡世人:“一切人世間的事物——財富、榮譽、權利,甚至快樂、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過這個尺度就會招致毀滅。”凡事皆有度,知止就是要把握好事物的度,在行中止,于止
Ho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