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研報告》。
剛進中學的農村初中學生年齡一般為**~**周歲,介于兒童與少年之間,正處在青春發育初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情感、自我意識等都在迅速發展、變化,即這是其人生中生理、心理機能發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重要的關鍵時期。期間,學生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尤為顯著,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變化,并在心理上進行安撫、在行為上進行引導,避免學生在這一時期出現行為上的叛逆和思想上的偏離,進而有效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必要性
細心的教師會發現,剛進初中的學生大多都個子略低,帶著一些稚氣,而一年之后,大多數學生的身體突然竄高,第二性征開始出現。對于生理期的這些變化,教師和家長都能看得見,也會關注,但經常會忽略初中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尤其進入初中八年級以后,很多學生會變得不愛交流、上課精神不集中等。對于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多教師和家長僅僅將原因簡單歸結為“孩子長大了,學習壓力太大了,心事重了”。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簡單地下定論是非常不科學的,會對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消極影響。事實上,教師應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針對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常識問題和正常的身體機能變化,解除學生的思想包袱,讓學生嘗試正面接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使他們可以向著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
二、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一)初中學生出現逆反心理
進入八年級以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開始發生較大的變化,人際關系也變得復雜起來。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對問題的看法、判斷往往帶有自己的情緒,且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尊重。具體而言,部分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和判斷比較偏激、片面。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多種強烈的需求和欲望,且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但限于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水平,他們又不能很好地解決遇到的疑惑和困難。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他們可以得到家長和教師的幫助、建議、指導等。而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網絡世界,代際甚至跨代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交流、溝通、傳承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只要有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學生往往更愿意從網絡上了解、獲得他們想知道的東西,因而對家長、教師的教導顯得非常不耐煩,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此外,部分學生長期受到家長的溺愛或寵愛,玩手機游戲、網絡游戲已經成癮,離開手機和網絡游戲就會不知所措,對于這樣的學生,家長、教師更需要加以關注。
(二)初中學生對異性產生好感
很多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都會有一種萌動的感覺:對異性有好感,或者異性對自己有很大的魅力、吸引力。甚至某些男生或女生突然產生對某位異性的暗戀、依賴,一日不見就感覺很不自在,于是經常在對方面前表現自己,也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對方的肯定與接受。或者偶爾在有其他異性出現的時候,他們會感到莫名的緊張和害羞,說話極為小心謹慎,沒有了小學時期的童言無忌。此外,其也開始重視個人形象及衛生方面的事情,內心的波動雖然表面上掩蓋得很好,但從行為舉止來看卻暴露無遺,這種現象其實就是青春萌動。
(三)初中學生心理脆弱
現代家庭中,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長輩眼中的珍寶,生活條件優越。他們在長輩的呵護下,從來沒有吃過苦,沒有經過任何挫折,衣食住行都是處于被安排的狀態。而上中學以后,他們開始過獨立或半獨立的生活,一旦在學習或生活中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內心就會非常苦悶,并且不知道該怎樣排解。長此以往,其就會產生焦慮、抑郁心理,有時甚至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其他學生進行爭吵,這其實都是因為心理問題積壓且無法及時得到引導和排解產生的連鎖反應。
…… 此處隱藏337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