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我縣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論述作為根本遵循,大力實施“紅色動力黨建”工程,通過強化組織領導、組織功能、組織引領三項舉措助推鄉村振興。
一、強化組織領導,匯聚鄉村振興合力
一是書記帶頭抓。縣委堅決扛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政治責任,今年以來,先后召縣委常委會5次、領導小組會3次,工作推進會4次,研究部署鄉村振興工作。各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村黨組織書記承擔直接責任,構建縣鄉村三級書記齊抓鄉村振興的工作局面。
二是廣泛動員抓。推行“單位+愛心企業”包村、“干部+愛心企業”包戶的“雙結雙促”模式,安排634名領導干部和78家愛心企業與幫扶村、監測戶結對,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截止目前共籌集愛心資金141.4萬元,統籌用于解決監測對象實際困難。2022年后盾單位統籌安排幫扶資金1000多萬元,用于幫扶村建設。
三是聚集人才抓。遴選81名農業領域專家,組建“駐村幫扶人才池”,在全縣推廣新技術15項,新品種32個,解決基層問題143個,為幫扶村產業發展“把脈問診”,破解農村人才瓶頸。
二、強化組織功能,增強鄉村振興活力
一是“幸福屋場”再發力。整合**豐富紅古綠資源,布局“紅色幸福屋場”,成功創建29個示范屋場,圍繞基礎建設、基層組織、防火防疫、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等召開屋場會800余場,黨員群眾共謀鄉村振興幸福愿景,幸福屋場成為基層議事的主陣地、黨群溝通的“連心橋”。
二是集體經濟再壯大。建立責任捆綁機制,按照“2包1”模式安排149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與76個“薄弱村”結對,推進各單位與“薄弱村”結成黨建聯建共同體,做到“消薄”責任同擔。組織黨建聯建單位領導實地到村開展“共商消薄計劃、共辦黨建活動、核算到賬收入”等活動,目前76個“薄弱村”已全部消除,消除數量居全市之首。
三是駐村幫扶再加強。縣委書記帶頭授課,對駐村干部進行集中輪訓;分片區組織開展駐村工作“看學議”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開設“第一書記直播間”,遴選駐村工作成效突出的第一書記,走進直播間“帶貨”,宣傳推介駐村先進經驗;制定嚴管厚愛八項措施,優先評選、使用駐村干部,年度考核優秀比例提高至35%,提拔重用晉升44人,激勵駐村干部干事創業。6月份,我縣駐村幫扶工作在全省推進會上作典型發言。
三、強化組織引領,提升鄉村振興效力
一是示范村鎮創建促治理美。通過綜合考察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村黨組織班子工作能力和自治、德治、法治工作實績,村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等情況,推薦腰潞鎮、嚴塘鎮為株洲市鄉村治理示范鎮,嚴塘鎮田心村為株洲市鄉村治理示范村。
二是新時代文明陣地建設促文明美。盤活用好體育廣場、圖書館、文化館等陣地資源,做好資源整合文章,達到共建共享、服務群眾的目的。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4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800余個,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
三是“三清三小”創建促庭院美。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實施“三清三小”(清垃圾、清淤泥、清雜物、小菜園、小果園、小庭院)秀美庭院創建,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風韻”,在全縣50個示范村完成5000余戶“三清三小”秀美庭院創建,有力推動村莊環境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據統計2021年以來,撬動社會民間資本3000余萬元參與到鄉村“三清三小”秀美庭院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