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匯報》。
**社區地處中心城區,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現有居民5110戶、14300人,社區黨委下設6個支部,直管黨員238人。今年以來,**社區通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激發居民參與活力,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之路。
一、堅持決策共謀,讓“我家**”順在民意上
一是健全組織帶領居民共謀。在組織引領上,建起了“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城市基層黨建四級組織架構,推選出32名“紅色樓棟長”,協助支部開展工作,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最后一百米”。
二是創新載體支持居民共謀。創新開展“進家門、暖心門”活動,“雙報到”黨員、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登門入戶收集居民意見建議。
三是轉變機制引導居民共謀。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建立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制度,運用“訴求居民提、事項代表議、草案社區擬、方案黨委審、實施居民決”的五步協商法,定期組織群眾代表召開座談會、聽證會、懇談會等處理社區事務。
二、堅持發展共建,讓“我家**”聚在民力上
一是注重倡導事無大小。持續關注居民門前屋后的點滴事,著力解決居民“微訴求”,采取“問題診斷、事務分流”的問題處置原則,厘清問題類型和責任歸屬,引導居民在參與共建過程中明確自身權利和義務,履行應盡的責任,從而帶給居民“小幸福”。
二是注重整合多方力量。秉持“依托項目建、爭取上級獎、協商部門幫、發動群眾捐”的原則,通過主動上報爭取,關注上級政策動向,匯聚轄區單位、包聯單位的政策資金,鼓勵居民捐贈或購買等方式參與共建,多渠道整合發展共建資金。
三是注重創新參與方式。從群眾能干、會干的事上著力,推行“簡易項目個人自建、一般項目達人帶建、復雜項目集體共建”模式,全面激活居民自主參與的積極性,變“要我做”為“一起做”,變“各干各”為“攜手建”,共同締造社區環境。
三、堅持建設共管,讓“我家**”匯在民智上
一是基層組織有力管。整合社區6個自管委員會和3個微型社團,建立“社區+社工+社會組織”的樞紐型居民自管聯盟,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和自管委員會作用,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平時有人管、壞了有人修”,環境衛生“天天有人管、處處有人掃”。
二是市場主體專業管。對于專業性強的事情,社區引進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夢煥兒童康復訓練機構、德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通過市場化手段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做好“一老一小一殘”等特殊群體的服務工作。
三是公益力量主動管。借助轄區銀行、企業、商戶的場地,利用專業資源開展公共服務的同時也給這些市場主體帶來流量和業務,實現雙贏。東寶區惠民村鎮銀行**支行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辦公場所及活動場地,成立扶孤助殘愛心基金用于資助社區特困兒童。四是熱心群眾幫著管。充分發揮退休老黨員,熱心公益事業的白領、社區達人等群體力量,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協調解決問題。
四、堅持效果共評,讓“我家**”融在民聲上
一是搭建平臺讓居民有“地”評。“掌上社區”小程序今年正式上線后,居民通過隨手拍、積分申報等功能對社區治理、基礎建設、環境維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大大提高了居民效果共評的熱情。
…… 此處隱藏53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