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鎮發展村集體經濟典型經驗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鎮發展村集體經濟典型經驗介紹》。
今年以來,我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帶動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之舉,建立黨委統籌、班子成員推進、包村干部協調、村黨組織落實、村民監督“5級聯動”機制,探索出領辦合作社促增收等十條發展路徑。目前,全鎮35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大有起色。預計7月底,2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過50萬元;9月底,1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過100萬元。
一、盤活資產資源促增收。村黨組織加大“三資清理”力度,全面摸清村集體資產、資源和資金,盤活閑置資產,讓“沉睡”資產變為增收“活水”。**村借助尹城水庫增容清淤的有力時機,主動拉運土方,整治1處荒廢20多年的廢石坑,對外承包種植中藥材,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二、發展產業促增收。經濟發展,產業為王。引導村黨組織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產業,實現經營性收入穩步提高,做強做優村集體經濟。**村按照“南工北農,以工養農”工作思路,通過卞莊創業園、草莓櫻桃采摘基地實現工農并進。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村發揮本村土地優勢,與浙江省農科院簽訂合作協議,積極打造“馬頭山香薯”品牌,實現新型地瓜育苗、種植、銷售協同發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3萬元。
三、領辦合作社促增收。采取“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將黨支部的政治優勢、合作社的產業優勢和群眾的能動性相結合,帶領黨員群眾抱團發展。**村黨支部領辦泗水縣秋實農業農民合作社,注冊成立秋實面粉廠,年產面粉18000噸,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
四、土地流轉促增收。以土地流轉帶動農業產業發展,提高農田利用率,提升農業規?;?、集約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村流轉山地2100余畝,與藍城集團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高標準建設牡丹園,集旅游觀光、牡丹油加工于一體,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村流轉土地1000畝,與泗水潔奧砭石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砭石科技研究基地和農業實驗基地,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0萬元。
五、土地整治促增收。鎮南部山區荒坡地高低不平,地塊散、小,荒灘亂石多,難以進行機械耕作。**村緊抓土地整理項目契機,整治山坡荒地120畝,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3萬元。
六、發展邊角經濟促增收。利用村內房前屋后、閑散土地做文章,既整合利用閑散土地,還帶動集體和群眾增收。**村結合群眾在家編織勞保手套的實際,整理1處閑置庭院建設手套加工點,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七、開展服務促增收。**村依托創業園發展服務業,注冊成立泗水縣奧銘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用工招聘、員工培訓、科技項目申報、物業管理、安全保衛、餐飲食堂等服務,增加村集體收入12萬元。
八、投資入股促增收。找準穩定的項目投資入股,是風險較低的收益模式。**村瞅準一家經營單位新建園區缺乏資金的有力時機,認真評估投資收益和風險,將村集體富余資金投資入股,獲得穩定的收益分紅。**村通過投資入股,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
九、通過廠房招商促增收。**村借助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高標準建設廠房1處,招引1家玩具廠入駐。玩具廠每年向官園村繳納租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十、解決遺留問題促增收。解決遺留問題既是黨組織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也是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重要方式。**村通過“四議兩公開”,將村集體1處20畝的土地收回,重新按程序發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