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我國糧食安全思考與對策研究》,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我國糧食安全思考與對策研究》。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這一重要論斷不僅為我們謀劃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是在當前復雜特殊的經濟形勢下,對糧食安全響鼓重錘。面對復雜多邊的糧食貿易環境,黨中央明確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十三五”期間,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著改善我國農業基礎設施,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率均明顯提升。我國糧食庫存充裕,市場穩定,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糧食安全的基礎仍不穩固,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糧食供求在未來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加劇,世界糧食安全形勢空前嚴峻。“十四五”規劃是中國兩個百年目標的交匯期,也是中國全面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征程的首個五年規劃,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新糧食安全觀,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加快構建高層次、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對于切實提高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我國糧食安全現狀
隨著時代發展,糧食安全從最初強調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已發展到現在的糧食生態安全[1,2]。中國用全世界約1/10的耕地養活約世界總人口的1/5,這也成為我國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面臨的嚴峻考驗。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并且“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在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的巨大的成就[3]。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6949萬t,其中谷物產量61674萬t[4]。
然而,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的供需將中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結構性矛盾突出,質量安全存在隱患[5]。在品種結構方面,小麥產需平衡有余,但專用優質小麥供給不足。2019年我國小麥進口348.76萬t[6],國內優質強筋小麥市場需求量為
600萬~800萬t,缺口約300萬t左右[7]。另外,稻谷產大于需;玉米產需長期趨緊;大豆80%依賴進口,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8851.28萬t,比2018年增長0.5%[6]。
隨著逆全球化思潮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新型冠狀疫情全球蔓延等為全球糧食市場貿易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8],中國農產品的貿易逆差近年來呈增長趨勢,2019年貿易逆差高達700多億美元;我國的糧食進口來源相對集中,一旦發生中美貿易摩擦類似事件,限制我國糧食貿易,將對國內糧食安全造成巨大沖擊[11,12,13]。
2.當前影響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糧食安全意識薄弱
目前,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約470kg,穩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14]。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糧食安全意識薄弱。江雪等[15]研究表示國人糧食安全認知度不高,浪費嚴重。一是“舌尖上的浪費”,每年國人在餐桌上的食物浪費難以數計。二是糧食危機意識缺乏,城鎮化的發展為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莊稼長勢和產量被認為僅是農民的生計問題。三是輕視糧食生產嚴重,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將高質量耕地用于建設用地換取經濟增長;農戶種糧意愿不高,種糧不如買糧劃算,糧食安全意識薄弱。
主要農作物新品種同質化嚴重
…… 此處隱藏535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