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為什么公務員每年都在招人,有的單位卻還是人手緊張不夠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為什么公務員每年都在招人,有的單位卻還是人手緊張不夠用?》。
精簡5%中央國家機關5%人員編制,是近期的熱點話題,網上聲音都認為現在體制內各部門人員編制已經不少了。但是現實中,我們看到,很多機關借調了不少人員,還聘用編外人員,好像嚴重缺乏工作人員。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主要有這幾點。大部分的人員編制足以承擔本單位工作任務,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單位人員結構極度不合理。比如某街道辦,核定人員編制70余人,但人員多是歷次改革期間其他分流安置的,已經十多年未新進過人員,全單位50歲以上人員近50人,年輕人多是領導班子成員。只得依賴從社區抽調人員承擔部分工作。人員編制的核定是相當固化的。一般都是一個單位成立后“一核定終身”,除非遇到大的機構改革,不然編制幾乎不會跨部門調整。由于時代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工作,比如金融監管、開發區等,無編可增,只能抽調借調,購買服務。一些部門職能弱化,如原來的計劃生育等,人員一時半會減不動,任務又相對較少,逐步人浮于事。一些地方為了解決干部晉升問題,制訂了“退二線”等土政策,很多干部僅50歲,就被調整出領導職務,成為半退休狀態,這些退二線的干部,隨時不再從事具體工作,但是仍占著編制,新人進不來,老人不干活,干活的越來越少,肯定缺人手。處處留痕,時時考核,事事問責,行政工作日趨透明,服務要求與日遞增,使得以前一個人可以干完的事,現在變成要兩三個以上的人來完成,無形中加大了各級黨政機關部門對人手的需求。
不論部分還是地方,一定程度都存在“旱澇不均、忙閑不勻”的情況,工作干來干去、上躥下跳、來來往往就那么幾個部門,領導抓來抓去也就用那么幾個人,忙的忙死,閑的閑死,兩極分化的工作狀態使得忙碌的一部分群體很容易被突顯、放大出來,內外造成了人手緊缺的“假象”。狼來了喊多了,喊著喊著就成真了。比如借調,年年說不能借不要調,年年仍然有大量機關單位從基層特別是縣鄉兩級抽調人員到上級機關跟班學習或協助工作,使得本就人少事多的基層工作力量更加單薄,以前甚至有“空心化”的現象。基層單位嗚呼哀哉,不喊缺人才怪。現在這種情況有所改善,然而久病難醫、積重難返,短時期內基層不可避免還會存在一定的人手緊張。
《為什么公務員每年都在招人,有的單位卻還是人手緊張不夠用?.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