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部隊材料大咖說:我當年是怎么入得門的?》,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部隊材料大咖說:我當年是怎么入得門的?》。
細細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從一名工科類畢業生逐漸成為一名文字匠人(在學校里常自詡為程序猿),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到邁過門檻的筆頭君,并暫時以此為業,中間經歷過不少坎坷,其中最令我有所感觸的是自己心理歷程的變化,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下,沒有其他想法,就是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夠有所感悟,揚長避短,早日成熟破繭成蝶,在寫材料這條康莊大道上走向成功!
我是一名畢業就入伍,踏出校門就邁進營門的軍人,在這個火熱的群體里,我經歷了許多從未面對過的事情,但第一次寫材料的經歷我至今記憶猶新。2011年,分配到單位,晃了個把月后,領導突然安排我到業務處工作(類似地方綜合辦),我一下子就懵逼了,什么準備也沒有,而且就在這時,突然通知一天后上級有個關于消防安全大檢查的工作組要來,匯報材料由我負責起草(領導自認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寫個材料還不是小case)。接到任務后,當時的心中真是有無數的草泥馬奔騰而過,最悲哀的是電腦都還沒來得及分配,就在這種情況,我是絞盡腦汁、東拼西湊(可沒有百度那么強大的工具)整了一篇,但初稿弄出來后,我卻始終不敢拿出來讓處長和主管副職領導看,當時心理就是一個字“怕”,怕別人一眼看出來這篇文章是抄的(文章結構全是套用的別人的),怕領導看了推倒重來,怕遭來批評,總之各種怕,直到最后實在扛不住了,才給領導看,因為時間關系,領導也是沒有大修改,自己也暗暗松了口氣。再后來,帶著這種心理我又搞了幾次類似材料,雖然領導沒說什么,但從眼神里我能看出了不滿意,幸虧單位一個老哥看出來我這種狀態,非常坦誠的幫助了我,我從內心深處真的感謝他,但這樣的人不是每次都這么好運能遇到的。啰啰嗦嗦這么多,不知道其他朋友,在你們最初弄材料的時候,是否出現過這種狀態,也許沒有,但如果有,還是要盡早克服這種害怕的心理,戰勝自己才能天下無敵。有人說,成長就是一種痛,一種蛻變,不經歷永遠不能破繭而出。第一份材料,也許會出現很多錯誤,語句不通,用詞不當,甚至格式和標點符號都有可能不對,領導也有可能會批評,但沒有這第一次刻骨銘心的痛,哪來后面的成長,而且這一天遲早是要來的,何不早點,只是一份材料、一件作品而已,讓別人去說吧,自己內心一定要相信自己,暗暗去總結去糾錯,一切都會好起來,而且一定會越來越好。
不知不覺寫材料已有5年,電腦里的存貨越來越多,自己親自寫的也積攢了不少,而且漸入佳境,偶爾還能獲得稱贊,閑時自己看看,心中難免有一種成就感,就像搞古玩收藏的人一樣,越把玩越喜歡,越喜歡越難以割舍,有時當別人要求分享時,心中總有一種推卻。記得有一次,幾個友鄰單位同時在為迎接一個工作組準備匯報材料,就在我即將定稿時,其中一個單位的同志向我提出能否借鑒下,當時我就犯嘀咕了,給還是不給,一方面我和他打交道不多,不是很熟,另一方面,擔心給他了,到時寫的一樣(因為工作組行程是先去他們單位檢查),最終我推辭了,人家也沒說什么。等工作組從他那檢查完了,我反過頭來再想問問人家那邊的情況和遇到的問題,結局可想而知。后來,我看到人際交往中有這么一條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你就怎么對待他。講的真對,自己對別人有所保留,別人怎么可能對我沒有保留呢。既然都是干一樣的活,何必吝嗇,如果當初在單位沒有遇到老哥指點,我不知道還要迷茫多久。從那之后,再有弄材料遇到困難的,我都會力所能及的幫忙,久而久之,我們從陌生變成相識,由同志變成了哥們,有些甚至是電話溝通了很久都未曾謀面,但大家相互幫助,有時自己在思路斷了或者材料沒成型時,也會讓他們把把關,聽聽意見,再進行修改。其實,材料如此,生活更是如此,分享就是一座天平,你給予他人多少,他人便會回報你多少,如果自己自私,那怎么可能會交到知心朋友。
近一兩年,材料寫多了,自我感覺良好了,弄完一篇材料,尤其是從素材到構思,從框架到成型都是自己一手弄的,總感覺自己寫的這篇材料,哪兒都不錯,哪兒也舍不得刪,有些時候別人提出意見建議,總覺得不合適,總覺得自己的思路好。今年初,上級計劃轉發我們單位全面建設的經驗,領導很重視,專門成立了一個材料組,讓我主筆,說心里話,壓力不小,經過認真準備和周密思考,拿出了初稿,我也自認為不錯,自信滿滿的去上會討論。結果,會上意見真不少,但沒形成思想共識,下來之后,我也沒擺脫自己的思想束縛,路子沒怎么變,弄到最后,大家都覺得材料有味道,但有些地方不夠完美。上報時間日益臨近,我迅速調整狀態,重新審視自己的思路,認真琢磨他人意見,反復對比提煉,終于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了材料,最終順利通過,被上級轉發經驗。寫材料需要自我肯定,而且有時更要堅定,甚至必要時還得說服領導,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要學會自我否定,敢于推倒重來也在所不惜。禪宗里講頓悟三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弄材料不也是這樣嗎,一篇材料修改多次后,可能還是回到了最初的思路上,但是這中間卻經歷了否定和肯定,經歷了思想交鋒和碰撞,最終出來的火花才是共識,才是結晶,也才最容易獲得大家認可。王國維講人生要經歷三重境界,才會看盡浮華,領悟真諦。我想,我們搞材料的也是這樣,只有經過一次次蛻變,才會更加成熟穩重,才會在成功道路邁出堅實的步伐,最終實現人生自我價值。
《部隊材料大咖說:我當年是怎么入得門的?.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