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制作新聞標題21條規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制作新聞標題21條規范》。
案例:
(肩)教師張繼平:
(主)我是太湖一滴水滋潤黃土豈有悔
張繼平,現為子長縣中學高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十八年來,他始終“以責為重,以德為先,以生為本”,用心做事業,用愛做教育,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愛戴和好評。
(小標題一)以責為重,做學生心靈的摯友
(小標題二)以德為先,做學生人生的導師
(小標題三)以生為本,為事業奉獻無悔的青春
張繼平是江蘇人,家住太湖邊,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了子長,這一待便是18年。看著孩子們健康成長,他很欣慰,他說:“選擇了這里,我很快樂;選擇了教育,我從不后悔!”
(一)捕捉特征來制題
這篇“延安模范”稿件,講述了一位教師的先進事跡,記者原來的標題是《(主)選擇了教育,一生無悔——記子長縣敬業奉獻模范張繼平(副)》,編輯在處理時,改為《“江南才子”扎根子長:傾心教育無悔選擇》。
前一道題放在任何一位兢兢業業、奉獻教育的教師身上都可以,顯得大而空,且用詞陳舊,沒有特點;后一道題把張老師比作“江南才子”,說明了來歷,有了特點,但不準確,承接的表達話語上也平也大。
怎么樣變平淡為奇崛,化腐朽為神奇?使之擺脫日常報道的窠臼呢?這就要找出這位教師的獨特之處來。
經過認真審讀稿件,知道張老師是江蘇人,家在太湖邊,他千里迢迢來到黃土地,為老區教育奉獻了十八年的青春,無怨無悔。這其實就是他有別于其他教師的地方,也是他的獨特之處。
于是,我們就采取了借喻的手法,把這位教師比作太湖的一滴水,把為老區教育作奉獻是滋潤黃土地,順著這個思路,做出了《教師張繼平:我是太湖一滴水滋潤黃土豈有悔》的標題。
…… 此處隱藏4970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