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干部考察報告如何精準寫好優缺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干部考察報告如何精準寫好優缺點》。
在干部考察過程中,個人優缺點是考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對于全面客觀了解干部,實現選人用人人事相宜、人崗相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大家的印象里,考察報告寫考察對象優點和長處似乎不算什么難事,通過與考察對象所在單位領導、職工群眾的個別談話,往往可以梳理總結出優點和長處。相比較而言,由于種種原因,寫缺點和不足,卻稍顯困難,成為歷來寫好干部考察報告的難點所在。本文試就如何精準寫好干部考察報告優缺點作一深入探討。
一、寫考察對象優缺點不夠精準的表現
(一)優點方面:過于籠統,千人一面,模式化、程式化、雷同化,沒有抓住考察對象的區別于其他人的優點特征,個性化語言少,不夠鮮活生動,放到哪個人身上都可以。比如:說到“政治素質”,“政治站位高”“政治素質好”“政治敏銳性強”;說到“德”,“人挺好的”“人品好”“人非常好”“各方面都挺好的”“人沒什么問題”“團結同事”“群眾基礎好”;說到“能”,“工作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管理能力強”;說到“勤”,“工作認真”“認真負責”“作風務實”“兢兢業業”“盡職盡責”“踏實肯干”;說到“績”,“工作業績突出”“成績優異”;說到“廉”,“廉潔自律”“不貪不占”;說到“學”,“愛學習”“挺好學的”等。
(二)缺點方面:一是不夠辛辣。比如:“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性格有些急躁”“過于嚴厲”“學生出身,需要膽子大一點”“創新精神不足、創新不夠”等成了常見語;有的甚至以“建議”“希望”來代替,比如:“建議領導有時間多休息”“希望多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希望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二是不夠詳細。寫缺點往往一筆帶過,對缺點表述程式化、臉譜化較為明顯,有些“缺點”與其說“缺點”更像是“優點”。比如:“工作太細了”“工作認真的過分了”“別太拼命,該休息休息”。三是不夠直接。常用“有時”“有些”“過于”“偶爾”等一些限制詞加以弱化。比如:“有時有急躁情緒”“有時過于注重細節,關注整體不夠”。又如,“平時忙于工作,政治理論學習抓得不緊”,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在找借口。四是不夠具體。過于抽象概括,具體事例印證少,甚至無法得到印證,“在一起工作這么久,沒有發現他有什么缺點”“也許有缺點,但我沒有發現”“人人都有缺點,但我沒覺得有明顯缺點”“沒有聽到其他負面反映”。
二、寫考察對象優缺點不精準的原因
(一)考察人員業務素質還不夠高。有的考察人員對如何談話缺乏相應的技巧和方法,缺少必要的引導和交流,不知道如何問出有價值的東西,使談話人反映不出深層次的問題;有的考察人員談話浮于表面,談話提綱內容單一,存在湊人數、趕進度現象;有的考察人員態度不端正,工作不認真,考察走馬觀花、例行公事、流于形式;有的考察人員對社會學、心理學、身體語言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不深不透,總結概括、發現問題的能力較差,雖然談話人涉及了一些問題,卻抓不住本質和要害。
(二)談話人對考察對象不了解。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職工群眾,對于本單位的考察對象比較熟悉,但是對于本單位以外的考察對象沒有接觸過,對考察對象不了解,經常會出現談話人直接說“不清楚”“不了解”“不熟悉”“沒有接觸過”的情況,自然無法了解考察對象優缺點。
(三)談話人存在“好人主義”思想。相互之間多少都沾親帶故,抬頭不見低頭見。在關系個人發展前途問題上,干部職工群眾思想上有顧慮,擔心說了過多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對考察對象有不利影響,影響到考察對象的升遷。有的談話人有“老好人”思想,奉行“多栽花少種刺”,專揀好聽的說,說成績多,缺點和不足之處少。
…… 此處隱藏158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