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生態環境工作研討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生態環境工作研討發言材料》。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一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生態與民生的關系,既闡明了生態環境的公共產品屬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民生的基本內涵。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使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保持穩中向好趨勢,但也應該看到,成效并不穩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需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壓力和機遇同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對廣大干部來說是新時代的新擔當。
綠水青山既是生態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實踐充分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我們就能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我們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達到二者的平衡,離不開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努力。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生態環境鐵軍沖鋒在一線,在臺下提供服務、他們沒有“燈光”照耀的舞臺,甚至承受著孤獨與寂寞,那一份“功成不必在我,奮斗當以身先”的奉獻情懷,深深地刻在每個人的心上。走在新時代的路上,對于生態環境人來說,為人民謀生態福祉,為子孫留下一片綠水青山,就是我們作為生態環保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這份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們堅定理想信念,默默奉獻,爭當污染防治攻堅戰排頭兵。
奉獻在他們身上,是那悄然流逝的時間。時間有時是短暫的,在中央環保督查、疫情防控、鹿鳴應急等無數個凌晨里,生態環境工作者披星戴月,眼中布滿著血絲,堅守著生態環境戰線的每寸土地,朝霞悄然而至,漫漫長夜就只是一瞬間。他們也有年邁的父母、妻子和兒女,哪怕是一次春游都顯示那么奢侈,耐得住生活清苦,耐得住工作艱苦,把奉獻精神作為一種境界、一種責任、一種自我要求。
…… 此處隱藏60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