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504:體制內,所謂懷才不遇,其實是背景和情商配不上自己的才華》,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504:體制內,所謂懷才不遇,其實是背景和情商配不上自己的才華》。
體制內,所謂懷才不遇,其實是背景和情商配不上自己的才華
初唐時期,仕途不順的大才子王勃,在滕王閣留下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感嘆,最終滿懷遺憾客死異鄉,他的才華也隨著那篇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頌。?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時光來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在“孔乙己文化”陷入熱議的今天,有那么一批人,名校畢業,科班出身,卻在體制內郁郁不得志,一把年紀了,仍然只是刀筆小吏,領著科員的工資,干著老黃牛的活,妥妥的懷才不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學生時代不學無術、吊兒郎當的“學渣”,卻在此時華麗逆襲,走上了領導崗位,成了“學霸”的上級,更是讓人直呼世道不公!?
那么,為什么那些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才子”們在仕途上走不遠呢?咱們試著來分析一番。?
一、沒有背景,缺乏貴人相助?
農家子弟、鳳凰男、小鎮做題家,往往是這類人伴隨終身的標簽。他們出身貧寒,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竭盡全力供兒女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也不負眾望,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國家干部,實現了鯉魚躍龍門,可謂是揚眉吐氣,光耀門楣。?
但是,父母用盡全力的托舉,僅僅是讓他們能吃上“公家飯”而已,剩下的路,再也沒人能教他們怎么走。農村的那些親戚,不拖后腿就算不錯了,別指望能幫上什么忙。?
于是,這些“平民才子”只能形只影單站在起跑線上,和旁邊那些有教練、有助手,甚至有車有司機的選手們角逐,結局可想而知。?
往往會有這種現象,“官二代”“富二代”在官場人脈廣闊,一路都有高人指點,甚至連路線都提前設計好了,到了關鍵時刻,總有貴人出手提攜,官運亨通,步步高升。?
而“貧二代”沒有背景,只能寄希望于遇到賞識自己的領導,命運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如果遇不到貴人,這輩子也就那樣了。?
…… 此處隱藏95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