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信息技術2.0活動簡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術2.0活動簡報》。
信息技術2.0活動簡報(精選8篇)
信息技術2.0活動簡報 篇1
為幫助各位老師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各項微能力點的要求與標準,推進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素養的有效融合,成都市溫江區實驗學校于20xx年12月6日18:40在校卓正廳開展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之能力點現場指導活動。會議由教師與改革發展中心王成奎主任主持,學校及全體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首先,學校支部書記、校長羅建勇強調了本次專家現場指導活動的重要價值。指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培訓即將步入尾聲,現階段更需要抓好關鍵、找到痛點,結合學科特點,利用好本次現場指導機會,彌補自身對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薄弱環節。
隨后,成都師范學院的楊宏、楊歆、甘勝江三位專家分別就我校教師選擇的信息技術微能力點作業進行了現場指導,并給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與優化方向。
楊宏老師分別就A3、B5、B9、C2微能力點進行了方法指導。他指出A3微能力點(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的主題說明相對來說較易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演示文稿的設計需要與主要內容相對應,以表格的形式呈現A3微能力點會更加清晰明了,其中主要內容部分建議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輔助闡釋。B5微能力點(學習小組組織與管理)需要將小組學習中可能遇到的情況進行預設說明,特別要聯結新課標陳述學習目標時的學生主體,關注小組合作時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完善層級評價機制。B9微能力點(自評與互評活動的組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傳統自評互評觀念的轉變,打開自己的思路,思考如何在原有評價方式基礎上嵌入信息技術。C2微能力點(創造真實學習情境)需重點關注對于不同環節應用技術時的目的,由此才能逐步實現對于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記錄和過程性評價。
楊歆老師分別對A11和B2能力點的實施做了相關提示與指導。A11微能力點(評價量規設計與應用)的實施需要將評價指標細化、可操作化,促使學習目標能夠外顯量化,且量規分值無歧義。B2微能力點(微課程設計與制作)實施時教師需要明確微課程的用途是什么,該知識點適合何種媒體表達方式,通過該微課程能否將知識點講清楚。
甘勝江老師強調了A6和B1微能力點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A6微能力點(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著重于其中的教學反思,教師借助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設計與優化講解、啟發、示范、指導、評價等課堂講授活動,從而滿足學生的不同認知風格和學習差異,繼而破解學生理解和吸收學習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有助于展開知識建構,引發高階思維活動。B1微能力點(技術支持的測驗與練習)需要描述測驗/練習實施過程,包括實施時機、實施條件、教師準備、學生準備等方面,從而能夠及時獲得可視化結果,優化評價方式與評價成效。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融合,是構建信息社會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今后也將成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促使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融入日常教育工作,將很大程度地助力教師專業的成長,同時也有利于促成學生的有效學習。
信息技術2.0活動簡報 篇2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通過信息技術培訓學習賦能教育教學,助力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質量,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依據《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和按照XX自治區教育廳《關于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的通知》精神,x小學自20__年3月信息化2.0培訓項目啟動以來,堅持以整校推進為基礎,圍繞總體目標,強化管理,優化指導,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基本完成培訓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師信息化隊伍建設,不斷探求新方法、總結新經驗,現將這次學校此次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開展的“整校推進”信息化建設校本研修活動做如下總結:
一、重視領導,明確分工
1、成立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
…… 此處隱藏768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