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做到“五好”,讓調研報告出彩生輝》,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做到“五好”,讓調研報告出彩生輝》。
開展調查研究,寫作調研報告,是辦公室人員經常性的一項工作職責。筆者在基層黨委和政府辦公室、研究室從事調研工作20多年,深切感受到,調研報告寫作要做到“五好”。
一、選好課題,讓調研報告立正方向
課題,就是確立什么樣的內容開展調研。大名鼎鼎的牛頓晚年把“神學”作為研究方向,并撰寫和認證了“上帝”存在的論文。盡管研究態度誠懇,但很可惜,選了一個不存在的“上帝”作課題,結果白白耗費了后半生寶貴的光陰。
牛頓選題失敗的教訓告訴我們:選題是方向,選題如何關系到調查研究成功與否、調研報告質量的高低。一篇好的調研報告,必然選題好;否則,就會出力不討好,因為你的報告對別人沒有多大價值。所以,撰寫調研報告第一關,就是選好課題。黨政機關調研報告主要服務領導決策,為了解情況、指導工作提供參考。因此,在選題時,首先要問問自己:我選的這個課題對領導可有價值?有什么價值?有多大價值?
那么什么樣的選題對服務決策有價值呢?我的體會是,要關注“四性”:一要關注全局性。事關一個地區帶有全局的事,正是領導關注的大事。我曾圍繞土地拋荒選題,形成了《探索土地流轉機制——壽縣解決拋荒地問題的調查》的調研報告,被《安徽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獲“華東九報‘深度報道’好新聞競賽”二等獎,并被省委政研室評為優秀調研報告。撰寫這篇調研報告時,當時國家糧食大縣壽縣土地大面積拋荒,拋荒面積占總耕地9%,其中常年拋荒11.8萬畝,占拋荒面積72%,且呈愈演愈烈之勢。如不及時遏制,將危及國家糧食安全。這是一個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全局的重大問題。圍繞土地拋荒選題,必然引起方方面面領導的高度重視。二要關注時效性。時效性是調研報告的生命。正所謂“當其時,一字千金;違其時,一文不值”。那篇調研報告成文之時,正是大面積拋荒之時,也是領導尋找解決辦法之時,此時寫出來,必然能派上用場。三要關注新穎性。文貴求新。一篇好的調研報告,要給人以新情況、新觀點、新啟迪。調研報告要有新意,就要選新課題,即使選老課題也要寫出新意,給領導提供新情況、新問題、新做法、新成效、新建議。如果領導已知,別人已寫過,再重復別人的勞動就是無用功。那篇報告是第一次反映拋荒情況,第一次建議用流轉機制解決問題,第一次提出運用流轉機制應把握的原則,引起領導重視在情理之中。四要關注實用性。黨政機關調研報告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性強,能解決實際問題。有一則故事,說一個地洞里有一群老鼠,老鼠一出洞就會被貓吃掉。老鼠們就開獻計獻策會,商量找出一個對付貓的辦法。最后,鼠王向鼠臣們提出了“給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的高招。老鼠們一聽,立即歡呼雀躍,可隨即便沉默了。原來,當它們要按這個辦法行事時,卻發現無論哪個老鼠、無論什么辦法,也不能給貓掛上鈴鐺。老鼠們的這個辦法不實用,只是一個沒有絲毫價值的想法。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調研選題要充分考慮到實用性,不實用,再好也沒用。
…… 此處隱藏384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