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例談寫好心得體會的思維邏輯》,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例談寫好心得體會的思維邏輯》。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或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心得體會,主要是基于一場集體性的活動。這類活動無論學習培訓也好,還是團隊拓展也好,都是一系列個體經歷的整合,活動過后要求我們談談個人在集體活動中的感悟。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生時代就接觸過的文體,但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再去寫這類文章,又會有一種陌生且無從下筆的困境,對如何寫出彩更是沒有思路。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思維邏輯來展開:
一、思維邏輯起始點:經歷了什么?
心得體會不能離開經歷的對象內容,更離不開對象內容所表達的思想主題和精神含義。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經歷的,不僅僅是這個具體的人與事,更是是人與事背后的思想和精神。我們要抒發的情感,是對這種思想和精神的感悟,而不是對具體某個人或者某件事的觀點和想法,這也是心得體會的“奧妙”所在。比如,單位組織觀看某位先進人物的宣傳視頻,并要求撰寫心得體會。我們學的不是那位人物的先進事跡,而是先進事跡背后的精神。這種精神可能是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團隊精神,需要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分析。我們的感想也是從這類精神價值出發,而并非是具體的這位人物。
所以,在動筆寫這類文章之前,我們就應當先有清醒的認識,這活動載體背后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價值和理論方針,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才能確保寫作內容是正確的,避免將文稿“寫偏”。
【例1】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活動,現在要求您撰寫一篇觀后感。這篇心得體會雖然是圍繞百年黨史,但我們學的是百年黨史背后蘊藏的寶貴精神財富,所以首先要分析是什么精神。我們不能停留在具體歷史情節上“就事論事”。對此,我們可以百史黨史中提煉出精神價值,然后再一一對應起來,進而形成整篇心得體會的邏輯框架。我們來看一篇范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提振工作干勁、注入了持續深厚的奮斗之力。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鐫刻在了自己的旗幟上。“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宗旨、執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不論是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還是是“兩個務必”,亦或是半條棉被,還是扎根基層的扶貧干部……深刻揭示了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習近平總書記深邃有力的話語,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激蕩,深刻詮釋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軍民關系的真諦。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問問自己,是不是在忙著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有沒有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多想想我們干的事情是不是黨和人民需要我們干的?始終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頭、扛在肩頭,走的再遠,也不忘來時的路。
…… 此處隱藏647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