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村黨組織書記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村黨組織書記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村是典型的高山村,海報*多米,是三都鎮海拔最高的一個行政村,常住人口*余人,*%左右都是老年人。雖然在高山上,路途較遠,但是我們*還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入村口有一顆千年紅豆杉守護著我們*,村內有一株乾隆年間種植到現在有*多年的牡丹花每年盛開,村中心有一座*多年歷史的老祠堂,這些都是我們村的“老寶貝”。怎么把“老寶貝”變成“搖錢樹”?怎么利用高山優勢推動村莊發展?怎么把*村從“花美”變成“村美”、“人美”、“富美”?
我認為第一個就是要盤活用好“閑置資源”
我們村兩委走的第一步,就是以化解村級債務為目標,想方設法盤活村級閑置資源,針對已閑置的19*年與水利局合建的水電站,村兩委干部主動作為,以*萬的價格轉讓給市交投公司機改經營,水電站的盤活極大地消減了村級負債,而且村集體以入股的形式每年可以有*萬余元的分紅;通過結對幫扶單位獲取項目資金,將閑置的老學校改造成民宿,每年為村里增加*萬元收入;另外,將村內目前仍在閑置的里中攏村委會大樓、三百米涵洞和兩個山塘進行招商引資,打造避暑勝地,舉辦“牡丹節”吸引游客體驗鄉村體驗游互動活動,邀請繪畫攝影愛好者到村里畫牡丹、拍牡丹,為村集體增收*萬余元。加上其他店面房出租,短短一年就為村集體銷債*余萬元。
第二個就是要大力發展“高山產業”
雖然我們是在大山里的村落,但是我們也不能躺平,我們村子海拔高,種出來的蔬菜、茶葉比其他地方口味都要好,高山蔬菜、茶葉產業發展勢頭很好。一開始,我們是自己種、自己賣,碰到的問題非常多,而且一直打不開銷路。為了破除瓶頸,我們探索出“村經濟合作社+蔬菜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高山蔬菜社會化服務專業隊”,對蔬菜生產進行統一種苗、統一物資供應和技術指導,全村高山蔬菜日產量最高峰達*公斤。去年,我們借助“醉三都”區域公眾品牌,實現品牌化,通過幫扶單位*中院牽線搭橋,每年固定為*多家企事業單位供應蔬菜、茶葉,價值*萬元左右,幫助村民增收,實現村民人均年收入*.*萬元。下步我們計劃與鎮農開公司合作,打造“高山蔬菜”共富工坊,把高山蔬菜與村集體聯系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
第三個就是要打通基層智治“最后一米”
要把基層治理做好,就要用心,從老百姓的角度去干事情,我們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年人,也是我們主要的服務對象,因此我們圍繞“一老一小”,堅持“一廳受理、集成服務”理念,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險、救濟救助、免費代購、免費送貨、低保殘保等便民服務,特別是將每周三作為固定上門日,將“服務臺”搬到村民家門口,讓老年人體驗就地就辦的便捷。今年以來,我們幫助老人群體完成代跑代辦*件次,辦理事項*個,幫助*名低保老年人解決低保補助辦證等問題*余個。堅持“一鍵反映、秒回即辦”理念,夯實鄉村釘數字平臺,實行“動一下手指,拍一張照片、寫一句話、點一點圖標”的釘管家*小時服務機制,解決如公共設施損壞、鄰里糾紛、環境衛生等問題。
第四個就是要撲下身子提供“暖心服務”
我們結合“勞動一小時”,發動黨員志愿者和村民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當中,村兩委帶動普通黨員和志愿者,對*名*歲以上老人實行“*+N”結對幫扶,我也帶頭對*名*歲以上行動不便的老人每天上門照料一小時,每周下山集中代買生活用品。特別針對高山村租車貴、租車難的問題,我和胡主任從*年開始就利用自家車輪流當起了村里的“*”,免費接送老年人打疫苗、夜間臨時送病送醫。今年以來,共開展政策宣講*場,服務空巢老人*人次。記得在2022年*月來受金華地區疫情影響,我接到群眾反映*畝高山蔬菜出現滯銷的問題后,立即幫助老菜農尋求其他渠道商,按照網格自建了*人的愛心運輸隊,每天幫助老菜農代銷代運高山蔬菜、瓜果*公斤以上銷到衢州等地,最后他們非要拎幾袋蔬菜上門來感謝我。
…… 此處隱藏8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