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工會主席研討發言:淺談基層工會組織如何促使更多產業工人由“工”變“匠”》,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工會主席研討發言:淺談基層工會組織如何促使更多產業工人由“工”變“匠”》。
當前企業的一線流水線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仍在逐步下降,招工力度越來越大,但產業工人的隊伍卻不見壯大。經調查發現,薪資待遇并不是產業工人流失的唯一原因,工作內容、晉升渠道、工作環境與人文關懷等因素的占比越來越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更是離不開龐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如何促使更多產業工人由“工”變“匠”?這就需要基層工會工作者在推進各項產改工作的同時要認真分析,總結經驗,積極探索。
提高政治站位,把牢產改方向。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促進產業工人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產改工作要按照“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的總體思路,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產業工人素質,暢通發展通道,依法保障權益,改革不適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鶎庸M織要將產改工作納入重點工作任務,圍繞產改試點企業的方案,自主開展各類活動,及時總結推廣“點”上的經驗做法。積極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
開展特色活動,加強思想引領。持續深化黨建帶工建機制,大力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企業班組常態化學習制度,充分依托“學習強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職工書屋、企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百年黨史、產改精神、文明風尚、健康知識、業務技能等思想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工會義工教授、各級勞動模范深入企業、車間、班組以及生產一線常態化開展送政策進企業、黨史宣講、產改政策宣講、文明城市創建宣講、疫情防治知識講座等活動,職工們的思想發生了明顯變化。職工的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對黨和國家政策的認同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自主意識、創新意識、法治意識以及學習意識逐步增強。
創新激勵機制,激發無限潛能。堅定實施校企合作、政企合作機制,堅持技能導向與成果導向“兩手抓,兩手硬”。造就高技能人才隊伍,一方面要堅持技能導向,將技能培訓與技能競賽作為培養高技能產業工人的重要手段,積極促成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同時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堅持成果導向,指導企業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建立各類技能提升獎勵機制,明確職工在創新競賽、勞模選育、工匠培養等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各級獎勵標準,集中展示創新專利成果,用榜樣的力量激勵企業職工廣泛開展創新活動,充分激發職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落實權益保障,優化普惠服務。不斷完善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等制度,推動職工勞動報酬增長與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保持同步。加強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堅持“理論+實操”同頻同步,改善勞動條件,確保產業工人的生產安全和生命健康安全。基層工會組織要堅持把加強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作為提升職工素質、增強職工凝聚力的重要措施來抓,指導有條件的企業打造職工圖書室、職工綜合活動中心等場所,方便職工學習與鍛煉。完善各類職工福利,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組織各類文體活動,拉近職工與職工、職工與公司間的距離,讓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繪制發展藍圖。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