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大學生線上年度總結交流會上的經驗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大學生線上年度總結交流會上的經驗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科技大學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的*。剛才我參加了中國大學生在線新媒體建設工作交流,聆聽了*、*等領導專家的深入指導,受益良多,很受啟發,也真誠地希望能借今天這個場合向在座的各位優秀師生學習取經。本年度工作中我校獲校園新媒體融合共建三十強高校,我個人獲校園新媒體十佳指導教師,我感到十分榮幸。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一下我校校園新媒體的建設情況。
一、互聯互通,打造圈層化的創作平臺
學校堅持“思想為王、內容為先、方法為要、體系為綱、系統推進”的思路進行校園新媒體建設,通過完善機制體制,加強隊伍建設,豐富展示載體,轉換話語方式,“破圈入層”地把脈青年學生需求,持續供給“有”態度立場、“易”思維定位、“思”引領發展的“有易思”網絡創作內容。
一方面,打通部門協同合作機制。按照“核心定向層、關鍵執行層、共同育人層”三個層次,打造突出科學性、能動性、公平性、文化性的組織結構。依托學校成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省高校易班發展中心,與校網絡思政工作中心、易班發展中心協同發力,構成了核心定向層,把穩態度立場;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與宣傳部、學工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職能部門業務互通、職務兼任、運行協同的聯動合作,組成了關鍵執行層,轉換思維定位;“校-院-班-舍”四級育人網格的同步共建,有效推動了各育人主體單元協同發力,形成了共同育人層,全面引領發展。
另一方面,合理設計布局新媒體矩陣。按照品牌化培育、系統化構建、分屏化設計、模塊化共享、精準化供給的工作理念,橫向聚合以校級微信平臺為主,微博、抖音、B站等平臺為輔的資源集群,建強用好網絡育人的“中央廚房”,縱向統合院級全媒體平臺,開發校本化應用,形成立體化的“云思政”教育矩陣。針對不同新媒體平臺的受眾“圈層”,開展日常化、形象化、藝術化的內容輸出,努力塑造微信平臺中積極溫暖的科大、QQ平臺中青春貼心的科大、抖音平臺中生動可愛的科大、網站平臺中奮發向上的科大。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云思政”矩陣平臺,我校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及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中取得佳績,國賽獲獎數量穩步進入全國前五。
二、共建共育,打造集成化的共享平臺
依托省校四中心形成的“井”字型工作體系,為學校網絡育人工作的積極探索、扎實落地和高效運轉提供全方位的專家保障、資源保障、團隊保障、平臺保障、機制保障、技術保障。
一方面,在傳播者的策劃制作層面實現共建。針對西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限的現實,積極主動聯合有關單位、媒體、高校等,拓展寬廣的合作面,提升產品輸出水準,這種共享使得原本校內流動的思政資源與設備的功能被互聯網無限放大,極大地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層次與水平。比如,省級中心聯合有關高校百名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發起的“榜樣,你好!”——黨史人物短視頻講述活動,聯動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國網絡教育名師、最美高校輔導員等優秀代表,在全國高校產生了較大影響,相關視頻播放量超*萬次。
…… 此處隱藏76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