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高校黨課: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高校黨課: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發展環境和整體生態發生根本性轉變。2021年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必須深入研究和把握“平視一代”與上好“大思政課”之間的邏輯關聯,不斷深化對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規律性認識,進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聚焦平視一代的新特征和新變化,不斷探求大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進路。
一、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的意義
所謂“平視一代”是相對“仰視一代”“俯視一代”而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有機嵌套于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理論與實踐的多維立體結構中。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其獨特文化優勢、廣泛現實基礎和全新時代際遇。
1.中華文化是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的獨特優勢。
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積淀的最深沉而厚重的精神記憶,是不同民族相互區別的獨特標識。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發展中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其巨大的慣性和拉力,使不同歷史階段之間呈現出特定的連續性和同一性狀態,構成了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進行再生再造的密碼,給人類社會生存帶來了某種規范的秩序和意義,其富含的博施眾利、忠恕寬仁、親仁善鄰、和達共贏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基因,形塑著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心理結構、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負載著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價值追求和倫理氣質。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發展者,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斗爭中逐步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交融,熔鑄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匯聚起當代中國文化的主流。這一獨特文化優勢驅散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籠罩的思想迷霧,掙脫了封建腐朽思想文化的精神牢籠,打破了以西方為藍本、東方從屬西方的殖民主義敘事,引發了中華文明的深刻變革,極大增強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民族聚合力和價值認同感。新時代青年之所以能夠平視世界,離不開中華文化這一靈魂居所的滋養與哺育,其為平視一代在生活意義和生存價值層面賦以道德遵循和價值規范,在家國層面和民族認同層面提供篤定前行的精神密鑰和崇高追求。因此,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大思政課”要發揮育人實效,離不開中華文化強有力的價值支撐。
2.百年歷史成就是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的現實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帶領人民辟除榛莽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偉大成就,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構筑起新一代青年平視世界的底氣與信心。建黨百年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使“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這些事實為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提供了豐富且鮮活的素材,也使越來越多的青年走出對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迷思,確證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及文化的高度自信。在2020年由《中國青年報》發起的“五四”調查中,對“青年人國家認同感”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97.8%的受訪青年表示“感到很榮幸身處這樣的國家”,97.1%的受訪青年明確表示“我和我的民族命運與共”,96.5%的受訪青年確認“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有我的擔當”。可見,中國成功開辟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及其擁有的強大發展能力,已成為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堅實的現實基礎。
3.“兩個大局”是上好平視一代“大思政課”的時代際遇。
…… 此處隱藏330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