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牢牢抓住鄉村建設這個基礎性工程,全力推進產村融合、村民自治、移風易俗工作,全域打造秀美鄉村。2022年10月,**縣入圍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一、全域規劃,做到規劃建設“一張圖”。不僅對全縣村莊布局、功能定位、產業發展進行統籌規劃,而且對具體的村落形態、建筑風貌、功能區劃進行系統謀劃,力求用規劃的系統性來保障村莊建設的有序性。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堅持推進產村融合,將紅色景觀打造融入鄉村整體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地完成42個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制定了秀美鄉村建設、美麗集鎮建設、示范帶建設3個行動計劃,用2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全縣660個村莊整治建設“掃一遍”;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了所有美麗集鎮的規范化建設;目前正在用3年的時間分步推進3個高質量發展示范帶建設。
二、全民動員,發動農民朋友“一起干”。一是大家的事大家辦。發動村民組建村民理事會、鄉友促進會、監督委員會、村民互助會“四會”組織,讓群眾帶領群眾解決鄉村建設中的難題。比如“五拆五清”“圍墻革命”“平墳栽樹”等關系鄉村文化傳統和農民切身利益的難辦之事,依靠理事會的力量推進完成。二是自己的事自己干。確立了“三個優先”的建設原則,率先成立“四會”組織的優先,群眾捐款踴躍的優先,“五拆五清”減法做到位的優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在全縣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三是黨員帶著群眾干。在全縣開展“黨員亮相工程”,通過掛牌、評比、培養,讓黨員亮出身份、亮出承諾、亮出職責,成為鄉村建設的骨干力量。
三、全面整治,力促建設管護“一體化”。一是抓“整理”。拆除空心房、廢棄房、違章房、圍墻、鋼棚,基本實現了“一戶一宅”,成為了江西省農村宅改試點縣。在房前屋后種上果樹,植入小品,保留鄉村原有肌理,留住美麗鄉愁。二是抓“基建”。致力于“七改三網”,大力改水、廁、路、房、溝、欄、塘,努力整治電力、電信、廣電網線,實現100%自然村干道和入戶道硬化、100%農戶飲上了干凈水、100%農戶住進了安全房、100%村莊通電、通廣播、通網絡。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實現村村都有便民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衛生室。三是抓“治理”。加大“山水林田湖”的修復整治,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實現了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常態化,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從之前不到30%提高到現在的95%以上,境內河流地表水水質全部達到國家三類以上標準。四是抓“管護”。搭建了“5G+長效管護”平臺,用數字化賦能長效管護。健全長效管護“五定包干”機制(定人員、定標準、定職責、定范圍、定獎懲),落實長效管護公益性崗位2000余個,做到村村都有保潔員,鄉鄉都有轉運站,完全實現了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
四、全力保障,下好融合共建“一盤棋”。堅持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建立了鄉村振興組織體系,1個小組指揮、7個專班協同、24個片區落實;抽調30多名干部成立了3支督導組,強力推進鄉村建設工作。強化資金投入保障,用好財政資金、用足債券資金、招引社會資金、盤活閑置資源、爭取信貸資金,并通過“五拆五清”“造地復墾”,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將新增耕地占補平衡指標調劑收益全部用于鄉村建設。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每個行政村都有0.1兆瓦的扶貧光伏電站,都有大小不一的集體果園,加之盤活的鄉村資源、資產,使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31.52萬元,呈現出“光伏打底、產業筑基、三資添力”的鮮明特質。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