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考察學習浙江基層治理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考察學習浙江基層治理交流發言》。
通過聆聽專家授課、現場觀摩領悟和分組研討交流,拓寬了眼界視野,找到了差距不足,明確了工作思路。現將學習培訓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五股勁”探求浙江基層治理的根與魂
一是浙江之實源于“要讓雞毛飛上天”的干勁。改革開放之初,當許多地區還在為“姓資、姓社”問題爭執不休時,浙江人已經開始“雞毛換糖”,發展民營經濟。面對停車難問題,寧波市南門街道推動竹林荒地蛻變小區停車場。
二是浙江之強源于“爭當時代弄潮兒”的闖勁。杭州市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試水“托管式加梯”模式,引入社會化企業,免費安裝、有償使用,被居民贊譽為“公交電梯”。正是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魄力,造就了浙江在放管服改革等領域不斷創亮點、推試點,使浙江始終處于我國改革發展的第一方陣。
三是浙江之新源于“螺螄殼里做道場”的巧勁。采荷街道創新“物居業”三方聯動機制,社區、物業、業委會合署辦公、協同治理。浙江干部用一系列“金點子”,變不可能為可能。
四是浙江之優源于“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采荷街道精耕“黨建同心圓”品牌17年,成為彰顯組織力的重要載體。“楓橋經驗”60年來不斷推陳出新,始終是基層治理標桿。
五是浙江之活源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后勁。在授課、解說、交流等短暫的接觸中,我們能感受浙江干部的魄力、定力和能力。解鎖浙江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密碼,他們特別注重干部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一大批高學歷、有情懷的年輕人,已經接過時代接力棒,成為基層治理帶頭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下一步,結合街道實際,從“四堅持”著手,助力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
一是堅持親民化改造,優化四級黨群服務陣地。整合“街道、中心社區、社區、小區”資源,打造四級黨群服務網絡。街道層面,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推進“多網合一”,加快市場監管、稅務等服務平臺數據互聯,實現“一網服務”;細化服務項目清單,拓展社會保障、證照辦理等線上審批功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黨員管理服務,探索建立“呼啦圈”機制(群眾訴求呼出來、各層面黨員拉進來、駐地資源圈起來),打造融合式教育服務陣地。中心社區層面,在去年建成第一中心社區基礎上,年內再建成1個中心社區,分別覆蓋周邊4個基本社區,將基本社區活動類項目統一交中心社區承接,制定“一周一主題”活動計劃,豐富群眾活動載體。社區層面,分批次對轄區12個社區實施親民化提升改造,用更加開放、包容的服務環境、設施,取代現有硬質柜臺,拉近與辦事群眾的心理距離。小區層面,對24個小區黨群服務站陣地、功能提檔升級,采取“嵌入式”服務模式,使黨員群眾不出小區就能享受代買代送、水電氣暖繳費等見縫插針式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二是堅持網格化治理,完善五級鄰里格運行機制。從“網格”小口切入,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優化網格設置,健全“社區、片區、小區街巷、樓棟院落、單元鄰里格”五級網格職能,將“二巡查”(小區環境、治安)、“五必訪”(重病、殘疾、空巢、困難、失獨家庭)納入網格,完善網格服務功能。建強網格隊伍,吸納小區黨員、五老鄉賢、下沉干部入網進格兼任“六大員”(感情聯絡、政策宣傳、信息采集、生活服務、和睦促進、管理監督專員),組建“商居聯盟”,發揮企業商戶作用,為網格員提供保障服務,激發履職熱情。健全網格機制,區分網格事件性質、難度,建立分級分類處置機制(網格員處置一級事件、社區處置二級事件、街道處置三級事件),提升處置效率;探索“吹哨派單”模式,健全“指揮調度、雙向協同、閉環管理、常態研判、責任評估”等5大運轉機制和“量化積分、每月督導、年度績效”等3大考核機制,提升網格治理效能。
…… 此處隱藏68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