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村級“問政”工作經驗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村級“問政”工作經驗介紹》。
為全面加強“一肩挑”后村級工作運行監督,加快構建常態化、立體式、全方位的村級權力監督機制,推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針對當前大多數村務公開“上墻進欄不入心”,陷入“公開無人看”“報表看不懂”“疑慮無回應”的窘境,導致“村民不明白、干部不清白、矛盾常存在”的治理困境,**區探索推行“主題黨日+陽光報告會”制度,將村內大事小情全面公開,村干部面對面接受群眾監督質詢,走出了一條“干部報告、村民質詢、多維監督”的村級事務公開新路徑。
一、變“上墻進欄”為“搬進會場”,讓村務曬得更徹底。長期以來,村務公開始終陷于“無人問津”的窘境。為破解這一難題,**區打破村務公開“上墻進欄”的方式,創新“主題黨日+陽光報告會”形式,將村務從墻上搬進會場,全方位接受黨員群眾監督。一是公開內容村民定。改變以往公開什么、公開多少由干部說了算的局面,創新“四議兩公開”形式,會上村民自選角度當面質詢、現場提問,真正做到公開不留白、村民少疑心。二是公開程序標準明。變“一年一公開”為“一月一公開”,通過界定報告內容、限定黨員、群眾等參會人員,制定“一述、二問、三定、四評”的陽光報告流程,規范了公開程序,切實讓公開落到實處。三是參與群體范圍廣。過去的“四議兩公開”內容由上級部門進行審查,一則監督主體單一,二則監督效率低下。陽光報告會邀請紀檢監察、組織、審計、經管、水利、財政等部門現場監督,“兩委”成員、村務監督委員會及其他村級組織成員,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現場聆聽質詢,讓監督真正融入到基層治理全領域。
二、變“制式表格”為“群眾語言”,讓村民看得更明白。過去的村務公開采用財務報表的形式張貼在公告欄,村民看不懂,也懂不透。對此,**區通過“主題黨日+陽光報告會”形式,改變傳統公開方式,引導村干部以群眾聽得懂的“大白話”報告工作開展情況。一是從張貼到講述,村民愿意聽。貼在墻上的報表因晦澀難懂,很少有村民主動去看,而陽光報告會不再通過報表為群眾呈現,通過村干部當面講述給村民聽,調動了村民參與了解村級事務的積極性。二是從書面到口語,村民聽得懂。陽光報告會改書面語為口語,由村干部用“群眾語言”將基層黨建、惠民實事、環境整治等當面講給村民聽,讓想了解村務的村民有了渠道。三是從被動到主動,村民懂得透。過去的村務公開,貼在墻上就了事了,村民即使有疑慮也不敢問,敢問也無人答,陽光報告會增加村民質詢環節,村民當面質詢,村干部主動解答,村民現場評議。
三、變“單向傳遞”為“雙向溝通”,讓疑慮消解更及時。“四議兩公開”采取“我貼你看”的單向信息輸出方式,村民無法公開質詢,干群之間常常有疑慮和矛盾。為改變這一現狀,**區通過“主題黨日+陽光報告會”形式,構建了干群雙向溝通渠道,架起了一座黨群干群“連心橋”。一是變“無聲展”為“質詢會”,詢問有渠道。在陽光報告會“質詢”環節,村民可以當面或匿名表達自己的疑慮和建議,改變了過去村民疑慮無處問、建議無處說的困境。二是變“無人應”為“當面答”,問題有解答。堅持有問必答,鎮街黨(工)委、政府(辦事處)派出專門負責同志,每村安排4名以上“兩委”成員,現場為群眾答疑解惑,區里派員監督指導,確保問題解答科學合理、有理有據。三是變“只報喜”為“解憂難”,需求有反饋。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同步做好會上訴求搜集、會后訴求辦理等工作,形成《“陽光報告會”群眾訴求辦理臺賬》。堅持村莊自行解決、鎮街協調解決、區級處理解決“三步走”,對村民提出的問題,能現場答復的現場答復,不能現場答復的,會后由鎮街黨(工)委分類梳理匯總。需村級解決的,鎮街盯緊靠上督促落實;需鎮街解決的,協調有關部門限期解決;需區級解決的,由區委組織部匯總協調解決,在下次報告會上統一答復。同時,將問題訴求辦理情況作為每次陽光報告會“第一議題”,及時回應上次會議村民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對尚未解決的,向村民做出解釋,介紹解決方案。
…… 此處隱藏14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