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人才服務工作典型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才服務工作典型發言材料》。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始終把優化人才服務作為構建最優人才發展生態的重要內容,以“八化八破”為主抓手,全力推動人才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人才服務品質持續提升,城市人才形象日益凸顯,2021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位列全國第25位、全省第3位。
一、突出數字化賦能,破解“事項辦理不便”難題。針對日常走訪調研中,人才反映“掌端辦理事項不夠多、政策兌現速度不夠快”等問題,**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以服務“一個碼”為目標,聚焦政務服務、雙創服務、生活服務等人才核心需求,持續迭代“**人才碼”,50多項人才服務事項100%實現掌端辦理,讓人才享受“一次不跑”的暢快體驗。通過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人才填寫表單份數平均下降超過70%,政策兌現周期平均下降超過50%,辦事效率大幅提升。為讓更多人才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數字化服務,實施全年宣傳推廣計劃,舉辦禾你在一起——“閱”見美好、為你加“油”、情有獨“粽”等主題活動,今年以來新增**人才管家激活數10.4萬人,日均活躍用戶數超5000人。
二、樹牢全鏈化思維,破解“服務內容不全”難題。面對激烈的人才爭奪,各地不斷加碼引才端的政策支持,一定程度導致人才服務前“熱”后“冷”。然而,引才只是服務的開始,做好“后半篇文章”更是服務的關鍵所在。因此,**以人才發展為核心,既關注關鍵小事,又聚焦發展大事,為人才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務。生活性服務方面,實施人才安居樂業暖心行動,建成3.6萬套人才公寓,引進清華附中等優質教育資源,啟用全市首個三級標準國際綜合性醫院等。文化性服務方面,開展尋根紅色文化、訪蹤名人足跡、體驗非遺文化、領略田園風光等系列活動,幫助人才走近**、融入**。發展性服務方面,重點聚焦人才投融資需求,出臺11條硬核舉措,提供從初創期、成長期到壯大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務。截至目前,累計向領軍人才項目、高層次人才發放貸款約160余億元。
三、定制個性化方案,破解“服務供需不配”難題。每個人才都是獨立的個體,年齡、層次、教育背景、行業領域、事業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導致服務訴求的不同。因此,**創新“一事一議”方式,給予人才“專屬支持”。為引進新加坡工程院李德纮院士,**、**、**大學**國際校區聯手為其提供了涵蓋團隊人才招引、科研設備采購、工作場地裝修、項目經費投入、日常生活保障等內容的個性化服務方案,甚至考慮到李院士1.97米的身高,專門加高門頭、量身定制床鋪和辦公桌椅等,最終創造了從首次對接到最終入職不到15天的奇跡。**區通過廠房定制化建設,及時滿足轄區內人才企業自動化生產設備7.5米層高和1噸/平方米承重的特殊要求,快速解決其擴產提能的迫切需求。
四、堅持常態化運行,破解“服務陣地不活”難題。近年來,各地建設的人才服務綜合體,位置優越、設施一流,但如何讓綜合體更好發揮作用、保持“高人氣”成為棘手問題。聚焦提升場所使用率、人才活躍度,**全面實施人才服務綜合體提質增效行動,推動陣地硬件再提升、服務事項再拓展、服務品質再優化。同時,堅持“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動”,常態化為人才提供事項辦理、學術宣講、技術交流、項目路演、文藝品鑒、休閑健身等服務,2021年全市人才服務綜合體服務人才超過7.8萬人次,成為人才“想來愿來”的溫暖之家。**市、**市依托人才服務綜合體,為留“**”過年的120多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精心安排虎面塑非遺制作、剪紙為冬奧會喝彩、乒乓桌球競賽等系列活動,人才紛紛表示留“嘉”過年不孤單、很溫暖。
…… 此處隱藏97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