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匯報》。
近年來,為破解農村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等難點堵點問題,**市以黨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為指引,通過經濟為杠桿、黨建為引領,帶動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創新構建了“五位一體”農村信用體系。以激發群眾共謀善治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達到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有力增強鄉村社會治理效能,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鄉村善治共富。
一、構建“五位一體”網絡化指標體系。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為農戶、行政村、鄉(鎮)三個層級設置指標體系。從家庭收入、家庭資產、就業創業等方面構建積極向上的經濟生態指標,全面激發農戶通過誠信勤勞爭取高分的積極性,引導農戶積累信用、增強發展實力;從愛黨愛國愛家鄉、熱心村級公共服務等方面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指標,引導鄉村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愛家,維護風清氣正鄉村政治生態;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教學等方面構建優秀自信的文化生態指標,引導農戶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覺遵守意識形態的相關規定;從遵紀守法、尊老愛幼等方面構建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指標,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引導群眾形成和諧團結、互信互助互愛的鄉村生態;從家園干凈整潔、愛護公共資源等方面構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指標,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意識,引導村民愛護資源環境,共建生態宜居家園。目前,全市11個縣(區)均已完成“五位一體”農村信用指標體系設置,并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完成整縣推廣,其他9個縣(區)已分別完成1個鄉(鎮)的試點。截至2022年5月,全市已采集農戶信用指標信息數77.65萬戶,占應采集數的88.15%;已采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指標信息數4721家,占應采集數的69.9%;全市系統錄入農戶數共52.7萬戶,占全市56.5%。
二、樹立“信用為本”鮮明時代導向。在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指導下成立信用評級小組,制定《農戶信用等級測評表》,配置了經濟指標占比50%,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分別占比10%、10%、20%、10%的指標權重結構,開展信用等級評價。根據農戶實際,評出信用分數和信用等級,將各縣(區)所有農戶信用分為B級和1A~5A級六個等級。B級農戶只評級不授信,1A級及以上為信用戶,存在重大負面信息記錄的直接列為“失信農戶”,3年內不能評為“信用戶”。以信用戶為基礎單元,全村信用戶達到70%以上、有一個好的村“兩委”班子、且全村不良貸款率保持在2%以下的行政村,可評定為信用村;以此類推評定信用鄉(鎮)。每村每年評選“十佳信用戶”,發放“信用牌”,營造講信用、守信用的“比趕爭超”良好氛圍。目前,全市已完成農戶評級9.32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31家,已授信農戶2.36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93家;授信總金額13.64億元。
三、建立“配套集成”現代化治理機制。根據信用評級和授信情況,把道德與經濟、精神與物質、人品與產品“藕聯”,推動“信用+N”配套集成。如“信用+金融”,信用戶可免抵押、免擔保獲得金融機構5-30萬不等小額貸款,且一次授信、隨時用信、隨用隨貸、循環使用、高效快捷、利率合理,滿足農戶融資需求,形成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如“信用+數字鄉村”,將“信用建設”“金融服務”“電商服務”相結合,信用農戶可獲得更多政策性農業保險支持,可優先通過信用信息系統平臺展示和交易特色農產品。如“信用+人才培養”,在村“兩委”干部選拔、黨員發展、公務員招錄、教師招聘等組織人事方面成為重要衡量指標。如“信用+服務保障”,4A級以上信用戶憑信用二維碼,可享受縣內公共交通乘車費、景區景點門票等優惠;涉農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扶持、醫療服務等生產生活保障方面,給予信用等級高的主體優先支持。截至2022年5月,全市累計發放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貸款金額12.03億元。
…… 此處隱藏36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