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社區黨建典型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社區黨建典型材料》。
近年來,**市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提出的“遠親不如近鄰”理念,以“深化紅領行動,爭當紅土先鋒”為抓手,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實施“城市基層治理提升”工程,深化紅色近鄰黨建,串起小區治理各環節,疏通城市基層治理堵點,全力打造有溫度的幸福**。
一、構建組織體系,力促黨建資源“化零為整”,織密鄰里連心網。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是確保黨組織的工作部署得到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全面推行“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樓宇、巷道)黨小組”組織架構,讓黨組織的神經末梢連接到每個單位、樓棟、家庭,實現“鄰里有形覆蓋”。一是以社區為軸心整合資源。全面加強社區“大黨委”建設,推進社區黨組織與共建單位、駐區單位相互融合,安排902個市縣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掛鉤聯系159個社區,組建253個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小組,將222名駐社區單位黨員聘為社區黨委兼職委員,選聘1636名社區黨群工作者,推動資源和力量下沉。二是以小區為重心建強支部。按照“方便自治管理”“區域相對獨立”的原則,單獨或聯合成立小區黨支部1219個,實現全市1521個小區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引領建設“紅色幸福小區”。著力加強小區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探索實行小區黨支部書記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提名、縣(市、區)委組織部審核備案,建強小區治理“領頭雁”隊伍。三是以樓棟為中心延伸覆蓋。根據黨員數量和樓棟分布情況設立樓道黨小組,發揮樓棟黨員作用,帶動樓棟居民管好自家事、關心樓棟事、參與社區事,拉近鄰里關系,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
二、多方力量聯動,共同破解小區“疑難雜癥”,催生鄰里新活力。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各方資源和力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小區治理模式。一是強化組織引領,推進小區治理。全面推行“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三方聯動小區治理模式,積極通過法定程序將小區黨支部書記推選為業主委員會主任,將黨支部班子成員推選為業主委員會委員、推薦進入物業公司黨支部班子,組建485個“紅色業委會”(占比72%)、400個“紅色物業”(占比68.6%),有效推動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良性互動,協商解決環境衛生、鄰里糾紛等問題4萬余個。二是發揮黨員作用,帶動小區治理。深化實施“黨員回家工程”,建立“社區吹哨、黨員報到”工作機制,全面推行在職黨員由社區報到向小區報到轉變,建立“居民點單、小區黨支部下單、黨員接單”的“三單制”服務模式,引導4.3萬名在職黨員進社區回小區報到服務,開展黨建引領、疫情防控、應急救援、環境治理、糾紛調解、扶弱助困等志愿服務55.3萬人次,有效推動解決社區小區治理難題。三是統籌社會力量,助力小區治理。開展社區管理工作力量分布情況以及市直群團部門應急力量調查摸底,由各街道、社區根據轄區戶數、人口數、黨員數、在職干部數等情況,明確突發疫情時應急人員力量需求以及人員力量來源,建立一支應急后備力量,實現突發疫情時防控力量迅速到位、防控工作有序開展。整合社會組織、轄區企業、社區居民等各方力量,推行黨員社區民警兼任社區黨組織副書記,合力破解治理難題,共同打造“睦鄰”港灣。
…… 此處隱藏111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