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市堅持引領端、驅動端、樞紐端“三端”發力,加快中心城區、都市區、全市域梯次融合、協同發展,著力構建“城鄉交融、產城一體、要素共享、集約高效”的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城鄉融合發展的活力不斷激發、潛能有效釋放,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提升“引領端”,提高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堅持“城鄉融合,先強城市”的發展時序,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讓中心城區持續發揮以城帶鄉、以城促鄉“引領端”的重要作用。近五年,實施重點城建交通項目155個,完成投資240億元。中心城區建成大二環和內環高架,全面進入立體交通時代。**新機場、新機場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提速推進。高標準改造古槐路、太白樓路,打通斷頭路15條,新建過街天橋6處、立體停車場12處,城市擁堵指數全國排名下降60個位次。改造雨污分流管網118公里、城市積水點19處,新建海綿城市38平方公里、城市綠道130公里,新能源充電樁突破1萬個。市文化中心、**大劇院成為城市“新地標”,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等國家級“新名片”,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
二、激活“驅動端”,催化鄉村振興新動能。推動要素向鄉村傾斜,促使鎮村發揮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模式,活化“驅動端”,激發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潛力。扶持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實施“嵌入式激活”的發展策略,將符合鄉鎮定位的工業、文化、生態類項目嵌入到鄉鎮實施,打造了尼山圣地特色小鎮、馬營稀土產業特色小鎮、等閑谷藝術特色小鎮等一批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精致宜居的小城鎮,鎮區產業帶動力和人口承載力顯著增強,較好發揮了連接城市、服務鄉村作用。以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局部片區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路徑。鄒城市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綜合性農村產權交易機構,賦予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抵押登記、資產處置和金融服務等功能,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等3472萬元。金鄉縣深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建成全國首個縣域經濟國檢貿易便利化服務中心、自貿協定實施研究中心、大蒜產品研究評議基地,建設運行了“中國?金鄉大蒜指數”平臺。兗州區挖潛農村特色資源,牛樓小鎮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整合土地,投資1.2億元打造農旅產業鏈,年接納游客100萬人次,帶動社區1000余居民就業,形成了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格局。
三、做強“樞紐端”,強化縣城支點作用。持續實施都市區融合和縣城提質擴容發展戰略,不斷強化城鄉融合的“樞紐端”。一方面,加快推進都市區一體化建設,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公共服務、要素供給等方面進行一體規劃、統籌建設,進一步釋放都市區發展潛力,形成帶動市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動力系統。另一方面,著力實施“強縣提質擴容”,引導縣城加強產業配套、市政公用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持續出臺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支持政策。五年完成棚改14.8萬套,改造老舊小區368個,新改擴建中小學268所、幼兒園578所,新增學位33.2萬個,建成養老服務設施380處,建成“四好”農村路430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同時,“一縣一策”確定差異化發展定位,各縣市區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提升縣城品質,抓緊補齊縣城短板弱項,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建設一批宜居、創新、綠色、智慧、人文的現代化縣城,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