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的二十大宣講:堅持人民至上 厚植為民情懷》,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的二十大宣講:堅持人民至上 厚植為民情懷》。
我們首先來看一段視頻。〔播放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營視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鏡頭,這是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我的家鄉東營,走進一塊示范田,俯身摘下一個豆莢、一撮一捻、仔細查看成色,順手將一顆大豆放進嘴里,細細咀嚼:“豆子長得很好。”這一幕,讓一旁的農技負責人羅守玉既驚訝又感到親切:“這是老農民才有的動作啊!”正是這樣不經意間的自然流露,映照的正是歲月不改的人民情懷。人民情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顯著特征,人民性是其根本屬性。它彰顯的是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表達的是人民利益、人民心聲,為人民代言、為人民立言的科學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的講話中,在各種指示批示中,“人民”二字強調的最多、分量最重。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二字出現了105次。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貫穿于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
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民是國家之基,人心是國家之根,“守民心”是必須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付之于腳踏實地的努力。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百年來,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終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靠的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說到這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其實“有鹽同咸,無鹽同淡”這句話背后還有一個紅軍與人民群眾的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播放視頻〕
這罐鹽在樹洞里,一藏就是31年。群眾把寶貴的食鹽如此珍藏,因為那罐子里裝著的不僅是食鹽,更是紅軍與老百姓之間的深厚情義。人民心中有黨,黨時刻為了人民。而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紅軍戰士把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群眾,使老百姓認識到“共產黨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給你的好人”;焦裕祿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大家可以看到這把椅子的右側有一個大洞,繁重的工作,加之營養不良,讓焦裕祿的肝病更加嚴總,只能用鋼筆或者木棍一頭頂住肝部,一頭頂在藤椅右邊,日子久了,藤椅就被頂出一個大窟窿,仿佛在無聲的訴說著他在蘭考那400多個日日夜夜;這是時代楷模黃文秀,她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她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長征前夕,為何中央紅軍8.6萬余人夜夜渡河,而敵人卻毫無察覺?是當地30萬群眾保守了這個天大的秘密。1947年,國民黨軍隊一度占領延安,距離我黨最高指揮部不過數十里地,為何卻始終難以獲知具體位置?這同樣是群眾保護的結果……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是先輩們讓我們懂得了,只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脈聯系,內部是魚水情深,對外是鋼鐵長城,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紅色江山就堅如磐石。
二、“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心懷感念,所以倍加用心。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二部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提出了“六個堅持”,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報告原文:
…… 此處隱藏184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