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務骨干培訓會發言:推動思想教育落地見效的調研思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務骨干培訓會發言:推動思想教育落地見效的調研思考》。
在確保上級要求落地過程中,思想教育發揮著“喉舌”“擴音”的作用,通過調研論證,我們聚焦這一主題從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當前制約思想教育效果落地的主要矛盾
(一)人員成分多元變化,“教育大餐”眾口難調。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們的黨員群眾成分發生著深刻變化。總的趨勢是大學生已經成為主體,但實際就學情況不同造成思維層次各有差異;從經歷閱歷來看,大部分直接從校園走向了崗位,有的入職前在社會有過“打拼”,看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存在差異;從家庭背景來看,有的家庭條件優越,有的家境相對貧寒,有的是紅色后代,有的是普通老百姓,有的獨生子女,有的是單親家庭。都說家庭是社會的縮影,更是心靈的“港灣”,對思想教育來說,必須合理“配餐”,保證“吃飽”“吃好”。
(二)教育內容紛繁復雜,“高接低擋”疲于應付。從當前情況看,留痕的現象還沒有完全杜絕,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內容多。據初步統計,半年來,理論學習教育筆記就已經寫滿了厚厚一本,多達130多頁,不少人苦惱的談到“筆記筆記真是難,我們永遠在路上”。二是教育門類雜。不同部門都有自己的計劃和內容,而且都是“滿堂灌”,教案缺少新意,內容比較陳舊,通過視頻網絡教育的比較少,為便于檢查,各級的教育本貼的花花綠綠。三是臨時工作多。一些通知來得比較匆忙,需要限時完成,缺少準備和緩沖時間,被動接受理解不透。上述情況久而久之,不少黨員群眾就把教育當成了一種負擔,一種例行性的必須完成的工作,甚至錯誤的認為筆記補的好教育就上的好,思考和理論的消化效果卻不太明顯。
(三)教育形式單一呆板,“新瓶舊酒”難出佳釀。調研發現,不少黨員群眾渴望接受教育,但好教育又“一票難求”。一是“炒冷飯”現象。教育內容比較固定,教育形式比較陳舊,有的一本教案管三年,一堂教育念到底,講的都是老概念、老“一套”,缺乏新意。二是“閉門造車”現象。教育的形式與時代接軌不夠,不善于利用新媒體平臺和網絡資源,對正在發生的理論熱點、形勢焦點辨析不夠,理論和實踐結合不起來,大家心中“疑云重重”。三是“機械教條”現象。多采用灌輸式教育的方法,習慣于按照教育把內容念一遍,課堂氛圍不夠活躍,群眾性自我教育比較少,缺少討論和思辨,教育脫離主題,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缺乏生命力。
(四)教員隊伍參差不齊,“老牛拉車”力不從心。主要表現為“三少”:一是專業培訓少。以我們本級為例,4名負責黨務的同志均不是科班專業院校畢業,僅有1人參加過培訓,在組訓任教的專業素質方面培訓較少,大多數同志還是依靠崗位實踐提升能力,系統性和技巧性有所欠缺。二是優秀教員少。我們當前4名黨務骨干均不是“四會”政治教員,尚沒有參加過各級組織的“四會”教員培訓,缺少“走出去”和“引進來”,能力素質有所欠缺。三是理論骨干少。講好自己的故事,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大部分理論骨干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在闡釋過程中普遍“消化不了”,難以用通俗的話語講清深刻的道理。
…… 此處隱藏133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