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政協委員履職盡責情況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政協委員履職盡責情況的調研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協委員提出“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要求。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十四屆全國政協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上的講話中,要求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五屆市政協以來,以黨的建設開局起步,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以制度建設年推動委員履職更加規范,以能力提升年促進委員履職更有質效。政協委員是政治身份,應當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然而少量委員缺乏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責任擔當,甚至出現違法違紀現象,抹黑了政協形象。
一、基本情況
2022年1月,五屆市政協換屆以來,共有24個界別,通過提名推薦共產生80名政協委員。截至目前,實有委員80名,其中黨員委員24,占比30%;黨外委員50人,占比60%。
沒有發揮好在政協工作的主體作用。2022年,委員提交提案的總量為50件(含集體提案、聯名提案),涉及80名委員,占委員總數的100%;參加政協組織的調查研究200人次,涉及50名委員,占委員總數的60%;在政協會議上發言30人次,僅有20名委員,占委員總數的25%。今年常委會各種原因請假人數約占常委總數的28%,年委員、季常委現象依然存在,表現出能力不足不會為、擔當不足不善為、動力不足不愿為。
沒有發揮好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部分政協委員沒有自覺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參與“鄉村振興·委員在行動”等工作不多,不善于利用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民聲、解決民憂、凝聚共識。2022年打造基層協商示范點10個,但開展社區協商、院壩協商頻次不高,在參加各項專題協調、專項視察提出前瞻性、針對性意見被采納的不多。截至目前反映社情民意30條,編選15條,優質信息10余條。
沒有發揮好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委員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兩年來,有的委員政績觀上產生了偏差,受到黨內警告委員5名、誡勉談話的委員10名,沒有展現出干事創業促發展的良好精氣神;有的委員規矩紀律意識淡化,缺乏自律自省,因違法違紀撤銷委員資格的共3名,被采取強制措施的委員5名,不但沒有發揮專業優勢影響和帶動群眾共同致富,反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對黨的國家事業造成了損害,損害了人民政協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二、根源剖析
(一)動力不足,缺乏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擔當。政協委員的產生機制,經各方面鄭重協商產生,新任委員對政協工作認識不清、定位不準,認為政協是兼職、非主業,只掛名、不履職,缺乏參政議政積極性、履行職責的主動性,以“太忙”為借口、以“不熟”為幌子、以“不會”為托詞,深入基層不多,對群眾最盼、最急、最憂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不了解,沒有把政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和“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好政績”結合起來,在人民政協為人民上做得不夠,缺乏通過勤勉履職展現政協委員的堅定信念和責任擔當。
(二)本領不高,缺乏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的成效。部分政協委員對政協性質定位把握不準,不掌握履職方法和形式,甚至不會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不能圍繞黨政中心工作精準選題,建言建不在需要時;理論學習不夠多、調查研究不深入,難以對一些深層次的、政策性的難點問題提出良策實招,參政參不到點子上;對協商式監督認識不深,對被監督者情況不熟,缺乏大局意識、風險意識,監督監不到關鍵處,突出表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不足、服務群眾本領不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本領不足。
…… 此處隱藏102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